有一天,我不得不去参加一个饭局,我像通常那样带着麻木的心情和麻木的表情,根本不指望会有什么乐趣。我瞥见我旁边的同事正在把一本像砖头一样厚的书放进他的背包里,我于是问那是什么书,他递给我,是《乔布斯传》。我在人们大肆谈论女性胸部罩杯的当口看完了前言,里面有一段话:“我小的时候,一直都以为自己是个适合人文学科的人,但我喜欢电子设备,”他说(指乔布斯),“然后我看到了我的偶像之一,宝丽来创始人埃德温.兰德说的一些话,是关于既擅长人文又能驾驭科学的人的重要性的,于是我决定,我要成为这样的人。”这好像是他在向我暗示这本传记的主题。在我写富兰克林以及爱因斯坦的传记中,最让我感兴趣的话题就是,一个具有强烈个性的人身上集合了人文和科学的天赋后所能产生的那种创造力,我相信这种创造力也是在21世纪建立创新经济的关键因素。我被这段话吸引了,人文与科学(或作技术)的交叉,这也是我感兴趣的话题,我央求同事把这本书借给我,他居然同意了。于是在接下来的一周,我除了吃饭和睡觉一直在看它,它真的深深吸引了我,就像真人版的哈利.波特,充满了传奇与冒险… …以致我感谢那场无聊之极的饭局。因为这本书(或者是乔布斯),我发现自己误解了一个领域,我一直认为电子技术(主要指电脑硬件)领域是很无趣的,也许这跟我接触到的电脑商品有关,它们的确很无趣,有时候还让人感到被拒绝和无所适从。但乔布斯所创造的这个技术王国向我们展现了人文与技术的结合是可能的,而且它竟如此深刻的改变了世界。他还向我展现出:虽然世界上分为各种领域,比如建筑和电脑;网络和汽车等等,它们彼此之间那么不同,可是在文化这个基点上它们又惊人的相似。这些不同的领域就好像从不同方向爬山的人,最终他们都在山顶汇合了,这个山顶名叫:人文!
乔布斯的美学观念
乔布斯终其一生都践行包豪斯美学,他领导的苹果公司奉行包豪斯的“至繁归于至简”的原则。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曾有一个时期他很喜爱索尼公司产品那样的暗色调、沉重的、工业感十足的风格,但在一次国际设计大会上,他接触到了包豪斯运动干净、实用的设计理念,乔布斯回忆说:"那次会议真是一个奇妙的启示。"他对索尼的喜爱开始逐渐减弱。两年后在又一次的国际设计大会上他开始公开宣称他对包豪斯美学的拥护,他反复强调苹果公司的产品会是干净而简洁的:他要的是不同于索尼公司沉重工业感的高科技感,苹果的产品必须光亮又纯净。简洁这一理念贯穿在苹果公司的一切环节中,硬件和软件的设计、公司管理,甚至直营店的外观。
当我第一次看到苹果的手提电脑和平板电脑的时候,我为之惊叹,它们的确很纯净,是真正的艺术品,令人怦然心动,非常渴望拥有它。我买了白色的ipad2,它把侧边设计成圆角这使它看上去比实际更薄,如镜面一般的面板上只有一个按钮和一个针眼大的摄像头,当它躺在桌子上,它显得那么安静、优雅、纯洁。它的外观无疑是所有电脑产品中最简洁的,是"少的极致!"它就象一本被施了魔法的书。
与外观的简洁相称的是它的操作系统和应用软件,乔布斯希望操作的过程也是简单的,人们可以凭借直觉来操作电脑。当你第一次使用它,你会觉得自己在做有趣的探索,它不会叫你感到紧张和迷惑。他们的设计尊重人们所拥有的经验。我的女儿仅四岁,还不识字,但她可以自如的使用ipad2,她自己用手指滑动图标唤醒机器,她有转动门锁开门的经验,所以她很快理解了这个操作。当她将滑标从一边滑到另一边,桌面一下子出现在眼前,她开心极了。她独立用ipad2玩游戏,听故事、画画、弹钢琴,她甚至能自己从网上下载新的故事和游戏。她还会好奇的点开那些她不知道的软件,因为她已经通过尝试发现这样做没有麻烦,她看看,如果觉得没意思,就自信的点击面板上唯一的按钮退出,她完全知道这个按钮可以让她回去。这样简单有效的操作系统来自于对操作过程的不断简化,对已有经验的尊重,它同时又为新的探索、新经验的建立提供了机会。
“
对于大多数公司来说,设计是被工程师引领的。工程师们制定产品的规格和要求,然后设计师们再据此设计模型和外壳。但对于乔布斯来说,这个过程截然不同。在苹果公司创立之初,乔布斯首先确定了Mac电脑的外壳之后,工程师们才依此制造合适的主板和元件。在乔布斯掌控的苹果公司设计师主导了工程师,艺术人文主导了技术,而不是反之。
乔布斯象魔王一样控制着苹果产品的发展方向,他用他强大的意志推行他对简约的追求。他参与苹果直销店的室内和外观设计,他选择设计师,并就一切细节进行讨论,甚至包括卫生间的标牌。他要求一切都是简单的,从设计到体验和购买的过程。他的直销店的外墙各由18块玻璃组成,乔布斯觉得简化成4块更好,但是当时的技术不能生产更大的玻璃,于是他再次挑战美学与技术的结合,他决定生产新的玻璃发泡机来实现这一目标。
对乔布斯来说,"少"永远意味着"多",越简单越好。所以,最好就是能用更少的元素搭建一个玻璃屋,不但更加简约,而且是站在技术的前沿。这是乔布斯喜欢做的,无论是对他的产品还是对他的零售店。
”
1983年的国际设计大会上,乔布斯作了前文所提到的拥护包豪斯的演讲,在他演讲的同时,23岁的建筑师林璎也在另一个会议室里就她设计并已落成的越战纪念碑进行演讲。乔布斯和她成了亲密的朋友。乔布斯一直表现出对建筑的强烈兴趣,他与贝聿铭这样的明星人物也有较多的接触。这或许和他拥戴的包毫斯美学有关。
包毫斯对简单的追求固然切合乔布斯的美学观念,但这不是简约思想的唯一来源。除此之外还有禅宗对他的深刻影响,他说:"我一直都认为佛教—–尤其是曰本的佛教禅宗—–在审美上是超群的。"
乔布斯说他是站在人文与技术的交叉点上的人,他惊人的创造力、魔鬼一样的意志力,帮助他建立了他的王国,改变了世界。他的王国里"技术"就象古代的骑士,永远忠于"人文"公主—–技术站在风口浪尖上,保护并效忠于人文。(2012年7月29日)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