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体》第一、二部读书笔记

每看完白蓉的一本书,除了对她那优美的文笔的印象外,罗辑只剩下一个问题:这些每天二十四小时恋爱的人靠什么生活?“你真相信现实中有你写的这种爱情?”有一天罗辑问。“有的。”“是你见过还是自己遇到过?”白蓉搂着罗辑的脖子,对着他的耳根很神秘地说:“反正有的,我告诉你吧,有的!”有时,罗辑对白蓉正在写的小说提出意见,甚至亲自帮她修改。“你好像比我更有文学才华,你帮我改的不是情节,是人物,改人物是最难的,你的每一次修改对那些形象都是点睛之笔,你创造文学形象的能力是一流的。”

“开什么玩笑,我是学天文出身的。”“王小波是学数学的。”那年白蓉的生日,她向罗辑要求一个生日礼物。“你能为我写一本小说吗?”“一本?”“嗯……不少于五万字吧。”“以你为主人公吗?”“不,我看过一个很有意思的画展,都是男画家的作品,画的是他们想象中最美的女人。你这篇小说的主人公就是你心目中最美的女孩儿,你要完全离开现实去创造这样一个天使,唯一的依据是你对女性最完美的想象。”

直到现在,罗辑也不知道白蓉这要求到底是什么用意,也许连她自己也不知道,现在回想起来,她当时的表情好像有些狡猾,又有些忧郁。于是,罗辑开始构思这个人物。他首先想象她的容貌,然后为她设计衣着,接着设想她所处的环境和她周围的人,最后把她放到这个环境中,让她活动和说话,让她生活。很快,这事变得索然无味了,他向白蓉诉说了自己遇到的困境。“她好像是一个提线木偶,每个动作和每一句话都来自于我的设想,缺少一种生命感。”白蓉说:“你的方法不对,你是在作文,不是在创造文学形象。要知道,一个文学人物十分钟的行为,可能是她十年的经历的反映。

一天在图书馆,罗辑想象她站在远处的一排书架前看书,他为她选了他最喜欢的那一身衣服,只是为了使她的娇小身材在自己的印象中更清晰一些。突然,她从书上抬起头来,远远地看了他一眼,冲他笑了一下。罗辑很奇怪,我没让她笑啊?可那笑容已经留在记忆中,像冰上的水渍,永远擦不掉了。真正的转机发生在第二天夜里。这天晚上风雪交加,气温骤降,在温暖的宿舍里,罗辑听着外面狂风怒号,盖住了城市中的其他声音,打在玻璃上的雪花像沙粒般啪啪作响,向外看一眼也只见一片雪尘。

这时,城市似乎已经不存在了,这幢教工宿舍楼似乎是孤立在无垠的雪原上。罗辑躺回床上,进入梦乡前突然有了一个想法:这鬼天气,她要是在外面走路该多冷啊。他接着安慰自己:没关系,你不让她在外面她就不在外面了。但这次他的想象失败了,她仍在外面的风雪中行走着,像一株随时都会被寒风吹走的小草,她穿着那件白色的大衣,围着那条红色的围巾,飞扬的雪尘中也只能隐约看到红围巾,像在风雪中挣扎的小火苗。罗辑再也不可能入睡了,他起身坐在床上,后来又披衣坐到沙发上,本来想抽烟的,但想起她讨厌烟味,就冲了一杯咖啡慢慢地喝着。他必须等她,外面的寒夜和风雪揪着他的心,他第一次如此心疼一个人,如此想念一个人。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赞(0)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帕布莉卡 » 《三体》第一、二部读书笔记
分享到: 更多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