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随笔|爱情就是堆积如山的笔记-苏美

我的人生

是简单、是纯真、是乐观

是不卑不亢,是百折不挠

二零二零 开启鸿运

2020 Happy New Year

1

关于本书

苏美的文字向来犀利,通篇读来颇有尖锐之感。作者选取了十本历经时间考验的名著,包括《包法利夫人》、《傲慢与偏见》、《贵族之家》、《老妇还乡》、《情人》、《霍乱时期的爱情》、《蒂凡尼的早餐》、《革命之路》、《钢琴教师》和《聊斋志异》,通过书中女性人物对于爱情的态度,以现代人观点去理解爱情、理解婚姻、理解人生。

2

关于感悟

我从来不相信爱情会成为人生的意义,更准确的讲,不相信的是单靠爱情就能填补生命的意义空洞。恩义才是人和人之间最吃重的部分。

爱情应该是人性欲望上的契合,它更像是一种模块化的构成体,由欲望、依赖、感动、恩义、亲情等等各种不断变化的模块组成,而每个个体对于爱情组成的模块和变量都不尽相同。如果双方要构成婚姻状态,那么最理想的状态应该是双方有独立的事业和追求,有独立的经济来源,人格完全平等。

真正的感情并非基于荷尔蒙或生命易逝才短暂的互相成全,必须是经历过两心相知、生离死别和漫长而艰难的人世,因此有了信念,有了分量,有了坚持。

现代男女恋爱大多含有感恩图报和爱慕虚荣的成分,但这些因素很难支撑起真正的亲密关系。“真爱”之“真”既不可定义,亦不可检测,更不能防伪,以此将折腾等同于“刻骨铭心”,再把这自导自演的戏剧约等于“真爱”来满足欲念之心。其本质,可看作一场政治或战争,也许比这一切更无情。女人为爱而“作”也不外乎如是。

爱恨总是交织并行,有爱才有恨,爱深便成仇,爱恨之外是厌恶是避之不及,而后是遗忘。那些小说和戏剧中匪夷所思之情节不过人世间冰山一角。总有人在经历着友人阻扰、情敌作梗、兄弟龃龉、恶人挑拨、长辈阻拦、门第隔阂、财产算计、姑嫂冲突、闺蜜反目、婆媳纷争……男女之事因为不简单,便有了取之不尽的素材,圈带着成了旁人咀嚼不止的八卦逸事。

在《霍乱时期的爱情》里,马尔克斯用死亡来描摹爱情,又用爱情来消解死亡。从某种程度而言,死亡的毁灭感几乎等用于爱情,这种极致的情感会导致胡言乱语,导致疯狂的行为,会抑郁,会有严重的后遗症,甚至为爱而死。

3

现代人其实过的未必有古人来的自在。不断膨胀的物欲像根缠绕脖颈的绞索。年轻人要时尚,或许只为合群,老年人要权贵,或许只为面子,人人都想“闪耀”,先不论是不是金子。

面对得不到的人,买不起的房,混不进的饭局,拿不下的项目,出不了的名,挣不来的钱,当不上的官,甚至抛不下的苟且,追不到的诗和远方,忘不掉的耻辱,摆脱不了的恐惧,鼓不起的勇气。现代人的生活就像是跟一头看不见的怪兽搏斗,它给予的恐慌和焦虑无处不在。

每一天都有无数的人离开家乡来到大城市,其中一些人有确切寻求的人生价值,结婚买房赚大钱,得到心能安放的归所,而另一些人只为迫切逃离旧生活,离开便是目的。

追求向来是把双刃剑,很多时候,你会觉得难过,是因为你追逐的不是更好,而是比别人更好。一旦把自己的未来限定在了一个很小的框框内,就会过着看起来安稳却让你不甘的人生。

不要简单的去限定幸福的概念,这只会让你盲目和狭隘,幸福的源泉在我们自身,而不在外界。幸福看似复杂难寻,有时却是简单的可笑。身后纵有万古名,不如生前一杯酒,这一丝洒脱便是人生的小确幸。

喝酒交朋友,何分男女,何管人鬼,脾气相投最是重要,那些随时可以脱离社会主流价值和思维定势的人,生和死都不过是一跨而过,不屑回头,洒脱的很啊。古人讲究“义”,而这种恩义、信义、道义、侠义对现代人而言就陌生了许多。

4

我曾在《李银河说爱情》的随笔里讲过,我是“萨特-波伏娃模式”的倡导者,并且充分相信多元婚姻制度会成为文明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人类正渐渐进入这样一个多元选择的时代,是可以做不同于传统的选择了。

何为“萨特-波伏娃模式”?简单来说就是相爱而不结婚的情况。

萨特和波伏娃相爱却不结婚,是因为他们有一个共同理念,那就是他们的亲密关系绝对不掺杂责任、约束和强制,而让情感可以自由流动。就是这样一种信念或想法,使得他们选择了终身只是同居而不结婚的生活方式。

这种模式对于现代人而言是非常前卫,难以被传统观念所接受。要保持这种亲密关系的和谐,有一个关键因素,就是两个人必须对感情流动的问题有非常深刻的讨论和彻底的思索。

两个建立了亲密关系的人可以约定他们自己的忠诚定义,可以允许身体出轨、精神出轨,或者身体精神双重出轨。萨特和波伏娃这对伴侣的关系就是允许对方双重出轨的。只要是约定好,就不算不忠诚,但是如果没有约好,偷偷出轨,那就要算不忠诚了。

我们理解忠诚的含义,同时也不能撇开人性的探讨。随着平均寿命的延长,人类感情流动的时间跨度正在不断拉伸,难免会有审美疲劳,会有厌倦之感,究竟为什么一定要把两个人死死地拘禁在一起?为什么一定要建立你完全属于我、我仅仅属于你的归属关系呢?

婚姻从来没有错误,犯错的只是其中的人们。吞噬心灵的从来不是世俗,而是内心的欲望。这些今人是问题的问题,摆在三百年前都不是问题,不过是内心的困兽之斗。

结语

对于爱情,我只谈个人想法和观念,并不置正确与否。爱情也好,人生也罢,酸甜苦辣要自己尝,漫漫人生要自己过。所有经历在别人眼里都只是故事,在自己眼里亦不过是过往烟云。人生本就是一场修行,不负遇见,不谈亏欠,足矣。

陪伴是最长情的告白

Second Year

天添书香阁

赞(0)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帕布莉卡 » 读书随笔|爱情就是堆积如山的笔记-苏美
分享到: 更多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