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添书香阁开更前的历史记录
1
年度主推书目之一,值得所有中国人一读。
作者:施展,北大史学博士,政治学学者,外交学与外事管理系政治学教研室副教授。外交学院世界政治研究中心主任。
2
《枢纽》这本书要告诉我们的是:到底什么是中国?中国为什么能成为世界的枢纽?施展从历史变迁的角度,一步步分析中国在世界格局下的变革。而只有当你搞清楚了自己是从哪里来的,也就是理解了过去,理解了历史,才能搞清楚当下自己在哪里,然后才知道该如何规划未来。所以,越是一个需要规划未来的时代,就越是一个需要回顾过去的时代。
在《枢纽》中,施展指出,对中国的超大规模性的理解,是理解中国问题的一个根本前提。它首先体现在中国人口的超大规模和中原的连片农耕地区的超大规模上,在古代,这就构成中华文明区与其他文明区的重要区别。这种超大规模,使得王朝时代的帝国朝廷能够低成本获取庞大的财政资源,在超过某个门槛之后,便能够压制住任何地方性的反抗力量,所以中国较早地建立了大一统,在宋代之后,再也没有出现过长时期的分裂状态,这与欧洲、中东等地的政治分裂状态构成鲜明对比。大一统的政治,又可以通过中国的传统文化获得有力的论证,文化与政治互相促进,于是中国成为唯一未中断、持续发展至今的古文明。
施展在书中反复强调,中国有着超大规模、多元一体的特性,也解释了为什么中国在最困难时期也无法被列强吞并的原因之一。要研究中国历史,必须综合地理、历史、哲学、经济、思想等各个学科领域,才能对中国这数千年的复杂历史进行梳理和给出连贯统一的解释。中原、草原、西域、高原等等中国的各种组成部分,全都闪亮登场,并相互影响着展开历史演化。它们彼此之间相互依赖、相互构造,脱离开一方,真地是完全解释不了另一方。
施展的这本《枢纽》所述的并不是中国历史的表层,而是在历史变迁中分析深层次的原因,朝代之间,种族之间,地理环境的因素,思想、技术的演进,每一个细微的变化都影响着整个中国的格局和世界的格局。
3
重点摘要:
中国史是一个体系史。中国内部所有的这些组成部分之间,通过彼此的相互依赖,而彼此相互成就,它们就是在这个意义上有着深刻的共同历史记忆。
因为只有在多元帝国中,作为体系的中国,其中的历史潜能才充分释放出来。就是说,它可以把草原、中原、绿洲、高原等等各种自然地理环境中的人群都纳入到统一而又多元的帝国当中,帝国的疆界一直扩展到它的有效治理半径的极限。
中国的历史走到古代末期,是一定会走上类似于大清这样一种多元帝国的状态的。即使不是在1644年,不是大清入关,也会是在一个别的什么年份,由别的什么游牧者主导建立的朝代。
超大规模的人口,自己把自己给锁死在一种低技术水平的状态上,于是掉到一个陷阱里出不来了。这就是“内卷化”。
西方的到来当然给中国带来了战争与屈辱。西方征服了很多非西方的古老文明和地区,让它们沦为殖民地;但是西方却没法完全征服中国。因为中国实在是太大了,人口也太多了。这样一种超大规模,使得没有任何一国能够完全征服它。而列强们都是这心理,我吃不着,你也别想吃着,中国就利用了列强的这种矛盾,寻找到夹缝,不仅没被彻底征服,反倒挺过了屈辱,还发展出解决自己困境的手段。
朝鲜战争和对越自卫反击战是同一场战争的两个阶段,中国通过这两个阶段,完成了自己先大陆后海洋的身份确认,并真正打开了中国参与现代世界秩序构造的大门。
中国作为世界枢纽,作为世界秩序的基础要素,只有在一个宏大的格局当中,才真正地能够实现自身。 中国作为一个伟大的文明传承,作为一个多元一体的国家,也只有让自己的视野和精神格局,上升到世界的高度,才配得上它的精神内涵。所谓中国民族的伟大复兴,一切尽在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