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洞不是黑的:霍金BBC里斯讲演》读书笔记

1
本书算是一份演讲报告,有霍金的报告原文也有译者对报告的注解,同时附有译者专业的黑洞理论讲解。可以说是一本不单纯的译本。相对而言,还是通俗易懂的,无需觉得高阶天体物理学有多难,稍有些物理基础就能读懂。

2

从量子力学的角度,史蒂芬·霍金提出了黑洞在以稳定的速率发射粒子的理论。并非经典理论认为的只进不出的单行道,这一理论后来被称为“霍金辐射”。量子力学表明,整个空间充满了虚粒子和虚粒子对,它们不断在空间中成对地成为实体、分离,然后再次碰撞并相互湮灭。有别于我们通常认为的真空是空无一物概念。根据量子力学的不确定性原理,总存在粒子出现的机会。形象的说,虚粒子对中一员落进黑洞,留下失去伴侣的另一员,因而无法湮灭,被遗弃的粒子或反粒子有可能伴随着一起落入黑洞,也可能向无限逃逸,这就是“霍金辐射”的基本概念。

一座山那么重的黑洞会以10万亿瓦的速率辐射X射线和伽玛射线,足以提供整个地球的电能。当然目前还找不到这种黑洞。

量子力学的核心原理:不确定性原理。你对粒子的位置测量得越精确,对它们的速度就只能测量得越不精确,反之亦然。你不能同时既准确地知道位置,又准确地知道速度。

恒星内部核燃料耗尽时,由于阻挡不住自身的引力而向中心坍缩,形成致密恒星。可以分三种情况,如果质量小于1.4倍太阳质量,可能是白矮星;大于1.4倍而小于3.2倍太阳质量,可能是中子星甚至夸克星;超过第二极限就会产生黑洞。

译者把霍金的黑洞成就凝缩成两句话:黑洞辐射贯通引力量子信息,无边界律呈现宇宙无中生有。

最后引用霍金的二句睿语“我坚信这种可能性。尽管我们如此渺小,如此微不足道,我们仍能完全理解宇宙。当你仰望浩渺的太空,深感自卑,你是对的。我们确实极为渺小,但是我们能够完成宏伟的事业。”“无论生活多么糟糕,你总是有所作为,并获得成功。生命不息,希望永存。”

赞(0)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帕布莉卡 » 《黑洞不是黑的:霍金BBC里斯讲演》读书笔记
分享到: 更多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