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到《谏太宗十思疏》,在讲清魏徵是一个敢于直谏、勇于抗颜的大臣后,给学生聊到他的结局。
魏徵去世于公元643年,在去世前,唐太宗李世民就曾派使者去慰问,等到他病逝后,太宗亲自吊唁,痛哭失声,并说出了一句流传后世、尽人皆知的话:“夫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我常保此三镜,以防己过。今魏徵殂逝,遂亡一镜矣。”可见其心情之沉痛。
为表彰魏徵功勋,在魏徵病逝前后,太宗先后做过三件事情:将自己的女儿衡山公主许配于魏徵的儿子魏叔玉,追谥其为郑国公,自己撰写魏徵墓前碑文。对于一位大臣,这可以说是莫大的荣誉。
中国人讲究善始善终,但从盖棺定论的角度来讲,魏徵的结局并不是很好。
贞观十七年,也就是魏徵去世后不久,太宗先是推翻了原来许诺的婚事,继而推倒了亲自撰写碑文的墓碑。前后时间不到一年,中间变化如此之大,确实令人深思。
那么,造成这种结果的直接原因是什么呢?
第一个原因是魏徵荐人不当。魏徵在死之前曾经向太宗秘密推荐过当时的中书侍郎杜正伦和吏部尚书侯君集,说他们能堪大用,有宰相之能。但在魏徵死后,先是杜正伦因为负罪而被罢免,接着是侯君集因参与谋反而被斩首。这时的唐太宗就开始怀疑魏徵是不是他所表现出来的那么老实忠诚,他是不是有结党营私的行为。第二个原因是,太宗得到消息,说魏徵曾把自己给皇帝提建议的书稿给史官褚遂良看,这又让太宗开始怀疑魏徵有故意博取清正之名的嫌疑。于是,就有了本来相得相合的君臣最终以毁婚倒碑而结束的遗憾。
魏徵行事不当,是导致这个结局的重要原因。但如果我们仔细揣摩,大概还有深层原因。如果唐太宗是发自内心地认为魏徵是一个直臣、一个谏臣的话,如果唐太宗由衷地感激魏徵对他一次次的冒犯、一次次地冲撞的话,如果唐太宗深深地相信贞观之治取得的成效与魏徵息息相关的话,纵然魏徵有这方面的失误,也是会原谅他的,也是会从好的角度来看待魏徵的,而不会做出这么过激的行为。
李世民是一个各种欲望很强的人,他努力地压抑着自己的本性,有意地要做一个名垂青史的皇帝。对于魏徵的犯颜直谏,他始终采取的是一种忍让的态度,这种态度也就决定了他对魏徵是敬畏的。有一次,唐太宗想要去秦岭山中打猎取乐,行装都已准备停当,但却迟迟未能成行。后来,魏征问及此事,太宗笑着答道:“当初确有这个想法,但害怕你又要直言进谏,所以很快又打消了这个念头。”还有一次太宗得到了一只上好的鹞鹰,把它放在自己的肩膀上,很是得意。但当他看见魏征远远地向他走来时,便赶紧把鸟藏在怀中。魏征故意奏事很久,致使鹞子闷死在怀中。这种事情发生过很多,由此可见,太宗自始至终对魏徵有一种惧怕心理。这种心理积压得久了,就会变成一种愤恨。所以,太宗曾经极为愤怒地对长孙皇后说要把魏徵给杀掉。
但李世民毕竟是一个理智聪慧的人,他对魏徵有气,但他也能理解魏徵的作法,而且主要的是他也想博得一个宽容大度的声名,所以,我们可以说他对魏徵的关照和眷顾出于对这个人物的尊敬,但也不能排除做给世人看的成分。他对魏徵纵然不满,想着报复一下,也要顾及自己的颜面。等到魏徵一出这样的事情,有了把柄在他的手里,那么,借机惩治一下,发泄一下私愤,就是可以理解的了。
所有这一切,都是封建的专制制度造成的,只要这样的制度存在,这样的悲剧也就不可避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