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起笔,抄点书

张溥的书斋名为“七录斋”,来自他的学习习惯。张溥幼年时学习极为勤奋,所读之书都要亲手抄写,抄好朗读之后就烧掉,然后再抄,一直要抄六七遍。他给自己的书斋如此命名,应该有纪念年少时读书经历的意思,也在表明自己学问的来之不易。正因为如此,他才会成为明末有名的古文作家,我们也才能看到《五人墓碑记》这样的煌煌名文。

历史上像张溥这样勤于抄书的,不乏其人。以大家所熟悉的苏轼为例,苏轼的学问知识、著作品行,大家是耳熟能详的。但他是怎么学习的,估计就不甚了了的。说有一天,一个名叫朱载的人来看望苏轼,他等待了许久,苏轼才急匆匆地走出来。朱载诧异地问苏轼忙着在做什么。苏轼说:“我在抄《汉书》。”当时的苏轼已是文章流播,名满天下。所以,朱载听到这个回答很是惊奇,就问:“像您这样的大文学家还用得着抄书吗?”苏轼说:“我抄《汉书》,已有三遍了。”我们可以看到,这则故事说的是苏轼已成名成家之后的事,独步文坛,无人望其项背,仍是如此刻苦用功,真令人佩服。

像这样的事迹很多。鲁迅先生是抄过书的,年少的鲁迅读书刻苦,但并不是所有需要的书籍都能购到。他需要一本字典,就借来《康熙字典》,从一部查起,把所有难读、难记、难写的生字都抄下来;他爱读唐诗,就借来一本《唐诗叩弹集》,把书中的百花诗一首一首地抄下来;他更爱植物学著作,先后抄了《释草小记》、《释虫小记》等书。《唐代从书》是他最喜爱的读的一部书,里面有唐代植物学家陆羽写的介绍种茶经验的《茶经》和介绍农林知识的《耒耜经》、《五木经》,他都借来一一抄录。鲁迅先生博闻强识,也与少年读书时抄书有关。

大家学过《送东阳马生序》,知道明初三大家之一的宋濂也是抄过书的。由于家里贫穷,他常常到有书的人家借书读,有时还要把它抄下来,再按约定的时间送回去。为了抄书还书,甚至顶风冒雪,不敢愈期。宋濂在回忆年少这段经历时,虽然满含苦涩,但给人的感觉,那抹书香从寒风大雪中溢出来,却又充满了温馨。

大家不太熟悉的,比如三国时的阚泽,就曾抄过书。他少时家贫,帮人抄书为业,每抄完一篇,朗读一遍,追师论讲,究览群籍。后来不但成为学者,而且精通历法数学。再比如明藏书家钱允治,82岁仍在抄书。一次正值三伏暑热,他抄补《水经注》,连抄十日不止,遭到坐客讥笑。他在卷末特地作《跋》记载此事,并欣然说明:“老人殊不苦也。” 此外,有名的抄书者还有清代章学诚的父亲章镳、宋代李清照的丈夫赵明诚等等,可以说是数不胜数。

古人抄书,原因很多。有的出于家庭贫困,“无从致书以观”;有的是因为看到了极为稀罕、难以再窥的书;有的则是借助于抄书躲避世间的风雨;更有的则直接出于对书籍本身的迷恋。但不论怎样,有一个共同之处,就是来自对书籍的兴趣,他们体会到以抄书为手段,可以充实自己的学问,可以提升自己的修养,可以扩大自己的视界,可以深化自己的感悟。

时代发展到今天,我们是很少能听到、见到抄书之人了。究其原因,出版业极为发达是一个显著的事实,无论你想看怎样的书,都可以通过各种渠道找到;许多人读书都抱着功利性极强的目的,大都以实用为原则;整个社会都比较浮躁,真正的读者本来就少,大都走马观花,更难得有一颗安静的心灵能逐字逐句地去抄书。

但抄书是有许多好处的。首先,抄书比读书效果显明。读书,或一目十行,字斟句酌,或观其大略,或细嚼慢咽,方法各异。但抄书却只有一种,那就是一笔一画、一字一句地做,手脑配合比只用眼看脑想要来得实在。抄书,不一定要背诵,但等到抄完,会发现无论是内容还是文笔,都深深地印在脑海中。这对于提高我们的学养是极有帮助的。其次,抄书有利于消化吸收。我们虽然常看书,但效果不大,很重要的原因就在于没有彻底消化,而在抄书的过程中,碰到不认识的字,我们会查寻;碰到不懂的问题,我们会思考;每一句话,每一个段落,都是从我们的手下过的,抄写的过程,也就是再创造的过程。一般的读书当然也有这样的作用,但没有直接抄书这么坚实。再次,抄书往往可以让我们平心静气,摈弃外界和内心的浮躁。现在外界的诱惑越来越多,投影到我们的内心里,常常让我们魂不守舍、心不在焉。因而读书的效果始终不好。但抄书就可以避免这个毛病,一个字一个字地抄写,可以让我们变得耐心细致、心平气和。这样,不但有利于心性的培养,有利于负面情绪的排遣,同时,也有利于意志的锻炼和气度的养成。

当然,这里所说的抄书,抄的应该是那些经典,或者是名著中的名段;抄书自可从兴趣入手,喜欢哪方面的就抄哪方面的;不必急功近利,贵在持之以恒。只要坚持,哪怕每天几十个字,对于自己也是极为有用的。你们经常问我为什么随便就能将《论语》《孟子》《大学》《中庸》中的许多语句脱口而出,原因就在于我也是实实在在地抄过这几本书的。抄完了,回头读一读,品味品味,那种踌躇满志、充实愉悦的感觉是不抄书的人无法感受到的。

清代浙江有两个文人,一个叫管庭芳,一个叫潘霭人,两人都以抄书著名。潘霭人喜欢抄写名人的文集,管庭芳喜欢抄写家乡的掌故和目录学文献。后来潘霭人痴迷科举,而管庭芳仍自甘淡泊,抄书不辍。他的好友姜殿扬调笑他说:你是不是准备用纸来填饱肚子啊?管庭芳写了一首《典衣买书歌》,表明了自己的志向:

天涯有客芷湘子,青山懒隐隐村市。

贫居陋巷无所求,愿与史籍同生死。

既耕还读甑屡虚,仰天狂笑心不舒。

天生我才必有用,供我岂乏今古书。

叩门喜接西吴客,一笑相逢皆秘册。

绕床其奈阿堵无,欲舍仍留费筹画。

緼袍挂体春衣闲,呼童且质钱刀还。

奇文换得自欣赏,胜绝梦游琅嬛间。

芸香谨贮心亨室,雠校乐可销永日。

丹黄涂乙且咿唔,两手晨昏少停笔。

他甘守清贫,从一脉书香里寻求着自己存在的价值;自得其乐,从抄书中体会到世间的极乐。“愿与史籍同生死”,真是读书人的楷模了。我们当然不必如此痴迷,但适当地效仿还是必要的。

赞(0)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帕布莉卡 » 拿起笔,抄点书
分享到: 更多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