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深的苦痛——读《眷村》

《眷村》中用文字讲述了眷村60年生活的点点滴滴。从父辈们的战争记忆到眷村生活的邻里是非、从亲人的生离死别到回家探亲的苦乐酸甜,平实的文字中处处显现出他及其父辈们对故土的眷恋、对亲人颠沛流离的无奈。


深深的苦痛

——读《眷村》
文/小哇

来源/森林21天共读

编辑/小森林

《眷村》这本书是我参加“森林读书会”21天共读活动得的赠书。看得我心酸酸的颇不是滋味。

1949年国民党百万军政人员和家属搭乘轮船漂洋过海逃到台湾岛后,政府为了安置这些人,解决他们的住房问题而搭建了简易平房。每户住房不过30平方米,常常是按兵种划分,也有按等级划分的。建房子的材料使用的是竹子,茅草搭建。后来反攻无望,这才踏踏实实地变成泥砖瓦建造了。除此之外还有一种日式眷村,是接收了日本村落后改为的眷村。

“浅浅海峡”让我见识了深深的苦痛,那些过了海幸存下来的人们,在当地的日子也很不好过,全靠同一种思乡情怀联系着彼此。眷村文化不同于台湾本土文化,它脱离了家乡原有的文化氛围,空落落的心只记挂着原先的根系所在。冒着杀头的危险也要偷偷托人捎带的书信,吃家乡菜,对籍贯无比执着,同时也痛恨本土那些政客,骂道:“这些亡国奴,让他们当日本奴才算了!”

眷村人是一提起日本人就要咬牙切齿的!小蒋是反日仇美的,但拗不过老蒋亲日,所以小蒋的去日本化一直没能成功。此时的台湾,在生活方面,南米北面泾渭明;语言方面,南腔北调联合国;到了学校那是比联合国还要联合国,比南腔北调还要南辕北辙。

台湾许多名人都出自眷村,在眷村生活过,都是争这一口气挣出这一片天地。

眷村的“眷”字,大约还包含了“眷恋”之意,遥望故乡的眷意。

赞(0)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帕布莉卡 » 深深的苦痛——读《眷村》
分享到: 更多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