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一种生活:奥黛丽·赫本《修女传》

看到这里,我哭了。

教会的门重重的关上了,那颗跳动的心也随之关闭了。

看似逃离现实庸俗的静地,终究不能彻底地洗净每个人的心灵,攀比,妒嫉,同样存在着,可是又有什么办法,“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有人的地方就有人性。有好的,亦有恶的。生性倔强的她,选择坚持,坚持这种生活,其实她越是如此,说明她越是不适合这里的生活。在这里,需要的是妥协,服从,而不是执着。

历经种种,她终于来到了她视之为梦想的地方刚果,一个贫穷落后,疾病蔓延的地方。对于以医学为事业的人来说,还有比这个更能施展才华的地方么。这种对舞台向往的情愫,是潜意识的,是隐藏在治病救人的外衣下的,或许女主角自己都不知道吧。

当她,看到满眼的渴求,她真正找到了自己的归属,不断的隐忍,无休止的忏悔,好像在这一刻得到了解脱。

对!这才是她想要的,物质是清苦,甚至是充满危机,可是在灵魂上,她是富有的。没日没夜,无休止的工作,她要把之前浪费掉的生命全部都补回来,她要向自己还有父亲证明,她是快乐的。只是这种快乐,总有一种淡淡的哀愁相随。

生活不是电影,所以人们选择电影。

一个医术精湛但是脾气古怪的工作狂医生出现了,更为关键的是他是一个无神论者。这位医生,像是一把钥匙,更像是一把铁锤,这把坚硬无比的铁锺,直接敲击着她原本就脆弱不堪的坚持

当她得到医生的夸奖时,她的表情是淡然的,修道院的那段生活确实对她有影响,但是我想她的内心定是满足的。人,谁会对由衷的赞美无动于衷呢

她更加努力的工作,以至于连有着拼命三郎之称的医生都不得不劝阻她这种疯狂。

在这样一个医疗条件落后的国家,得了肺结核是可怕的。只是对她而言,生病就意味着离开,后者是更为让她惧怕的。离开,重新回到那个捆绑翅膀的地方,对一只曾经翱翔过蓝天的小鸟来说,该是多大痛苦。压抑,比死亡来的更叫人难以忍受。

日子一天天过去,那个特殊的时期,整个欧洲变成了一个大炼狱,法西斯的铁蹄不断践踏着这个悠久的大陆。一片狼藉,一片灰烬。在好多鲜花的簇拥下带着每个人对她的尊敬与爱戴,她离开了这个给予她满足和充实的土地,回到了比利时。

欧洲相继沦陷了。一段黑色的历史,注定了每个人都将面对一个黑色的人生。修道院选择沉默,旁观,静静地站在一旁,看着曾经属于自己的土地被人一口口吞噬。她们依然按照修道院的规则生活,小声说话,最好不说话。

然而,一纸家书,彻底击碎了她那无为的坚持。

弟弟,父亲,这些原本对她而言最甜蜜的字眼,现在变成了她心底最深的伤疤。究竟该怎么办?

她是坚强的,可以坚强的选择原本不适合她的生活,同样也可以坚强地追寻她想要的生活。

一扇门打开了,一段通向天际的石路呈现在眼前,向左转,还是向右转,都会是不一样的天空。

文/欣

不一样的天空 What’s Eating Gilbert Grape

出现“生活不是电影”的文章:
唐棣:一个隐喻的诞生
选择一种生活:奥黛丽·赫本《修女传》
《天堂电影院》台词中英文:生活不是电影
《破产姐妹》语录

赞(0)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帕布莉卡 » 选择一种生活:奥黛丽·赫本《修女传》
分享到: 更多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