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逃离》 :我们到底在逃离什么 ?

我想起我自己当年结婚也有这种赌气的意思,在原生家庭中和父母有很多思想和习惯的矛盾,总觉得自己不自由,所以总想逃离,于是以结婚的方式离开了自己的父母。

我们到底在逃离什么 ?

文/ 钰儿

——读《逃离》

授权/这是我安静的样子

第一次读门罗的作品,还不太熟悉她的风格,开始看第一篇开头就有点糊涂,最终六天时间看完了这本《逃离》,说不上是喜欢还是不喜欢,隐隐约约觉得写的就是自己这样的生活,但是又好像没有产生强烈的共鸣。

《逃离》有八个短篇,其中最喜欢的还是第一篇主打作品《逃离》。

小说主人公卡拉有两次逃离,一次是逃离自己的原生家庭:原先卡拉和母亲继父住在一起,喜欢上了克拉克之后就逃离了自己的原生家庭,追随克拉克到他的马场。第二次是逃离现在的婚姻家庭:卡拉的丈夫克拉克可能是个脾气暴躁的男人,卡拉本想找一个重新开始新生活的家庭,但是现在也许有点厌倦这样的生活了,当她喜欢的山羊弗洛拉走失之后,她的情绪就不太稳定。在西尔维亚(贾米森太太)的帮助下逃离了这个婚姻。但是很快就回来了,也许她对自己的逃离还是迷茫,她不清楚自己需要什么。当对未来恐惧的时候,她再次回归了,虽然生活还是她不喜欢的样子,但是她接受了,忍受了,就像一根刺在心里扎得久了,渐渐也就没有感觉,麻木了。这和我们今天很多的婚姻非常相似,很多女性也是在这样的生活中慢慢麻木。所以很多人看了《逃离》后会觉得很有感触,也许就是触及了那根深扎在内心的刺吧!

小说中多次写到山羊弗洛拉,这只小羊的走失和突然出现都很有象征意义,我不是很理解,不知道是不是暗示人逃离的不是地方,而仅仅是想逃离一种心境。

其实看完此文后,我的第一个感觉也是“同是天涯沦落人”。我想起我自己当年结婚也有这种赌气的意思,在原生家庭中和父母有很多思想和习惯的矛盾,总觉得自己不自由,所以总想逃离,于是以结婚的方式离开了自己的父母。但是婚姻生活同样是不自由的,两个人的相处不是一个人的思想能决定的,所以我总是觉得这不是我想要的生活,内心世界总还想再次逃离,想过一种自己理想中的生活。

可是,真要你逃离,你会逃离哪里去?你内心真正需要的生活到底是怎样的?

看了《激情》那一篇,心中又充满了无奈。主人公格雷斯和莫里相爱,和他的家人相处也很好,但见到莫里的哥哥尼尔后完全变了,她好像并不爱莫里,她更喜欢尼尔的暧昧。于是一场去医院看病的旅程竟然变成了格蕾斯和尼尔的激情之旅。这场逃离似乎来得突然来得激烈,但是激情过后却是无奈。尼尔出车祸死了,格蕾斯没有愧疚之意,甚至对莫里也没有任何道歉的意思。这真的是格蕾斯需要的生活吗?她逃离了莫里的沉稳与枯燥,得到了尼尔的暧昧与激情,可是生活依然没有改变,她需要的是如此吗?

女人真正要懂得自己很难,要活出自己更难。我想我们每一个人其实都是如此,你只是想逃离而已,可是逃离到什么地方去,或者你想得到什么样的新生活,你其实一无所知。

我虽然并不是想要格蕾斯那样一场激情的遭遇来调节自己目前的生活,但是内心世界的确希望有那么一场逃离,回归一下自己的内心,就像门罗其他几篇小说里的人物一样,带着一本书到火车上来一次漫长的旅行,或者一个人跑很远的路去看一场喜欢的莎士比亚戏剧演出,独自一个人大哭一场或大笑一场。我知道真要让我完全逃离我现在的生活,那是不可能的,因为逃离之后的我绝对一样不幸福,有时候我想,其实当我如此大的逃离之后,实际是为了更好的回归,回归实际就是逃离的目标。

仔细想一想,还真是这样,我们总是说“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等我们跑到远方,你会发现远方也是一片苟且。难道生活真的就是如此吗?我们逃离到哪里去才有新生活呢?不是没有诗和远方,其实是我们忘记了一点,诗和远方都在自己心中,心中没有诗和远方,到哪里都是一片苟且。还是回归吧,好好创设自己身边的生活,改变心灵才是真正的逃离。

好在我有书,我有阅读的爱好,让我在纷杂的世界找到了一个角落,时刻可以逃离苟且,寻找到自己的诗和远方。

赞(0)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帕布莉卡 » 读《逃离》
分享到: 更多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