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为自己,才是真正的长大
——读《为何家会伤人》
文 |钰儿
授权 |这是我安静的样子
题 记
看序言,吓一跳,武志红说和一些家长聊天,觉得自己不是在正常的人世间,而像是在疯人院,每个家长都在严重地伤害孩子,但丝毫没觉得自己有问题,都认为错在孩子。实在可怕,父母不自知是目前最大的问题。
我们一直都说“家是温馨的港湾”,但是看完此书你就会说“家是温柔的陷阱”。
武志红的这本《为何家会伤人》虽然不算是什么心理学专著,也不能算是经典的理论书籍,而且还有很多比较偏颇的观点,以及有部分重复啰嗦凑字数的嫌疑,但是我依然要推荐它,因为它向普通的每一个人揭开了心理学神秘的面纱,并让没有学过心理学的人也能明白家庭中各种问题的原因,读懂他人读懂自己。
武志红最主要的观点是每个人找到生命中的自己,这也是我最欣赏的一点,也是由此改变我生活的关键点。
书中通过恋爱婚姻、父母与子女关系、青春期心理等角度论述了这一观点——如何认清自己,如何找到自己。
看序言,吓一跳,武志红说和一些家长聊天,觉得自己不是在正常的人世间,而像是在疯人院,每个家长都在严重地伤害孩子,但丝毫没觉得自己有问题,都认为错在孩子。实在可怕,父母不自知是目前最大的问题。之后武志红又说到今天的家庭内部的种种事件,虽然没有直接的血腥味,但对个人精神的损害甚至绞杀已是巅峰,什么传销、洗脑、斯德哥尔摩综合征,比起中国式大家庭对反抗者的手段,实在小儿科。说的有些恐怖,不过的确有这样的家庭,虽然没这么严重,但大多数家庭还是存在很多问题,作为成年人作为父母一定要好好学习一下。
很多父母到了工作稳定的阶段就会停止成长,然后把所有成长希望放在孩子身上,潜意识把自我寄托在了孩子身上,于是所有压力和焦虑都给了孩子。要改变孩子的成长发展,就必须先改变父母的看法,不从自身找原因,孩子无论如何都不会改变的。
父母不是孩子的答案。孩子本身其实是有自我的,教育有时候反而毁了这个自我。那么该如何教育,要改变我们的思维,不是控制孩子,不用什么奖惩手法管理孩子,而是让孩子明确规则目标,让他确定自己的事情,不为外界而动摇。想到干国祥老师提出的孩子的品德教育的层次,让学生达到自我管理的程度,很有道理,但不改变思维,很难去做到。
大多数父母对孩子的爱基本有两种:一是溺爱,二是缺爱。
对孩子的溺爱实际是对自己内在的我的关注,我们总觉得自己应该多爱孩子多付出,可以牺牲自己,实际是错的,爱自己满足了自己,我们就不会把孩子当做内心那个没有满足的自我,这样就不会溺爱孩子。在孩子一岁半到三岁时就要培养孩子的独立性,当孩子开始说我来我来的时候,就要学会放手。很多孩子经受不了挫折的原因就是从小他的父母包办了一切,他体会不到尝试做的成就感。一个人的成长过程是他成为自己的过程,真正的爱是尊重。想到现在很多孩子没有信心,干什么都觉得没意思,觉得自己做不到,实际都是溺爱的结果,我们要尊重每一个孩子幼小时期受挫折的权利。
而另一种孩子则缺乏父母对自己真正的关爱,于是他们把转移到对物质的追求。很多时候因为缺乏母爱,就会对物质极其贪婪。现在很多家庭物质条件都很好,可以请保姆来带孩子,孩子长大一点又让各种电子产品来代替自己陪孩子,就是不肯自己花时间来陪伴,父母与孩子之间缺乏真正的交流,如同书里的例子很多教育实际被父母当做任务来完成,所以缺乏关爱。孩子就会更追求物质,无限度地要求父母买这个买那个,不会感恩不会理解,原因就是他得不到关爱,他只能用这种方式来弥补内心缺失的一部分。
另外也有孩子有网瘾,那也是因为缺乏安全感,缺乏爱的原因。父母要亲自带孩子,并且要给予足够的安全感,才会让孩子成长过程稳定。三岁前,妈妈一定要亲自带孩子,尽量不要有长时间分离。
甚至还有考试瘾的孩子,更糟糕。他喜欢考试不是喜欢知识而是喜欢父母的奖励,完全为父母活着了。所以要给孩子更多的空间,支持他更多爱好,拓展自己,学会找到自己。
而在这样的家庭成长的孩子,往往长大后在自己的恋爱婚姻选择上也会出现问题。武志红的观点是,恋爱是一种为了修正童年错误的选择,选择的多是我们理想中的父母。也就是说如果你的母亲是个厉害能干的强人,总是管束你,那么你可能会找一个温柔女性来代替理想中的母亲;又或者你的父亲是一个严厉脾气暴躁的人,那么你可能会找一个老实巴交懦弱胆小的男人来代替理想中的父亲。
其实这都是心理上的错误。恋爱,主要意义不是让我们找到一个能黏一辈子的伴侣,而是让我们真正明白自己是一个独立的人,伴侣是另外一个和自己一样独立、一样重要的人。
这就是为何家会伤人的各种原因了,看完这本书,你才知道原来那么多错误的行为才造成了孩子各种的问题,那么我们就要积极来改正,做不到完美,但至少不断去完善。
改善教育的方法很多。无论哪一种,要想成功,最大的瓶颈不在于孩子,而在家长。那就是父母先改变,先找到自己,很多做了父母的人实际在心理上还是孩子,没有真正长大,没有自我的意识,所以首先作为父母应该继续学习,继续寻找生命中的自己,只有一个有自我并爱自己的人才能真正成为父母,才能培育一个真正有自我的优秀孩子。
成为自己,才是真正的成长,父母如此,孩子亦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