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伪装成独白的爱情》 -我眼中的婚姻

读《伪装成独白的爱情》 马洛伊 山多尔 著

文/wind

来源/森林21天共读

马洛伊·山多尔的文字总是带着很多很深刻地人生智慧,何况这还是一本大部头。这本书写作时间上跨度很长,前后有40年;在内容上跨度更长,通过四个人的独白讲述了彼得的一生。前半部分主要是谈婚姻和爱,后半部分则是战争和政治。

书中经典的句子和段落太多,区区几百字感悟远远不足以表达出来,何况有很多还参不透。对战争和政治我基本算是“全盲”,因此撇开这个不谈,撇开故事情节,结合书中的观点,聊聊做为一个女性的我的眼中的婚姻吧。

婚姻的基础是什么?先有物质还是先要爱?让我选,在物质上可以保证衣食无忧的前提下我会把爱放在第一位。其他的可以慢慢一起奋斗,如果没有爱,婚姻没有意义。

彼得说真爱永远都是致命的。一个人毫无保留地付出自己的爱需要巨大的勇气。勇敢几乎是一种英雄主义。大多数走入婚姻中的人都是懦夫,他们权衡双方的外在条件,算计这场婚姻彼此的得失,他们害怕失败。我也如此,也是懦夫。当我想勇敢一次时发现周围的人在权衡在算计,于是我也选择从众,因为我也怕失败。

相信爱情的女人总在寻找那个对的人。但是伊伦卡说根本没有真爱。根本不存在那个对的人,只有那个一丁点对的人。这样的女人愿意为她所爱的人全心付出,而有那么一类男人不需要爱,没有爱也可以过得很好。

爱让我们欣喜,也让我们很受伤。岁月流转,曾经的爱是否依然?不能否认,很多人很善于经营婚姻,擅长给爱情保鲜。要相信很多家庭是幸福的。但是更多地婚姻是一种习惯,由惯性推着往前走。

身边很多人在过着这样的日子,我们称之为:磨合。当磨合年头多了,会变成习惯,哪怕是天天吵架呢。当习惯年头多了,就是白头到老了。为什么这成为很多人婚姻的常态呢?

我想大约是谁也不敢保证打破这样的生活之后下一段婚姻会更好,而且常常是更糟。好死不如赖活着,这句话放在这里倒是颇合适。内心深处的那个灵魂此时真像是这个婚姻的局外人,观望着,无论是愤怒、厌倦还是麻木,只是观望着,绝不去打破,直到忍无可忍的那一天……

为什么婚姻会变成鸡肋?曾经对彼此的喜欢呢?有一个词常常出现在婚姻关系中:疏离感。“成长意味着孤独。”在婚姻中,我们多么希望彼此一起成长,携手共进。多年的婚姻如同登山,一方一直在向前向上攀登,另一方走走停停,差距越来越大,交流越来越困难,交集越来越少,关系不可避免会越来越疏离。

我们从7岁开始正式接受教育,一直在学习,奇怪的是进入婚姻之后很多人完全放弃了学习,这是让我很难理解的。当你说话对方听不懂这个模式开启之后,婚姻就进入了惯性。总不能因为这个就离婚吧?

很佩服伊伦卡的勇气。跟自己爱的人生活在一起一定要得到他的真心,为此,不惜一切。而进入惯性的婚姻就这样木木然的运转着,直到有一天被“意外”打破。这个“意外”不出意外的话大多是出轨。

自此,这个婚姻极有可能走向离婚。

彼得说:“假如一个人连一次都没经历过感情暴风雨的洗刷……卷走此前被理性和个性保持的秩序的话,那他的生活也太可悲了。”不是说离婚有多好,但也不是一件绝对的坏事。谁不希望可以有共度一生白头到老的伴侣?说不定命运想让你成长,获得更丰富的人生体验,更多地成长,顺便遇到更对一点的人呢。

那么,既然离婚,就不要拖泥带水。最不喜欢这个观点:离婚了也可以做朋友嘛。伊伦卡说:“婚姻使双方的灵魂和肉体紧密相连,而离婚则彻底地将彼此的命运分开和割裂。离婚本身就无法让人心平气和。”做永远的陌生人不好吗?

最喜欢尤迪特描述的两个人在一起的状态:“我感到踏实,因为我知道在野蛮和危险的世界中,我的头顶上终于拥有能够避风遮雨的屋檐。和他在一起我从来没有感觉到无聊过。从来不会不安,也不会缺乏耐心。”
我想,这才是那个最对的人,这才是两个人最好的关系,这才是婚姻最好的状态。

赞(0)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帕布莉卡 » 读《伪装成独白的爱情》
分享到: 更多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