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个善举,都会让这个世界变好一点点
——读《每一个善举》杰奎琳.伍德森 著
文/浅浅
题 记
我们所做的每一件善举都会像波纹一样,像整个世界散发力量。
每一个善举,都会让这个世界变好一点点。
今天的阅读有点特别,是在培训会场上主讲老师分享的电子绘本,讲的是转学生玛雅在校园遭遇冷暴力的故事。
新生玛雅是在白雪覆盖的冬天走进“我”的生活的。她是个贫穷又卑怯的女孩,“头垂得低低的”“外套敞开着,里面的衣服看起来又旧又破。她的鞋还是春天的单鞋,根本不适合雪天。”
这样一个女孩自然没有吸引人的磁场,大家拒绝和她接触、来往,她在新学校里是孤单的,被孤立的:当老师让大家跟新同学问好时,大多数人都沉默。
不幸的是她的座位就在“我”的身边,“我挪了挪我的椅子,我自己,还有我的书”,当她看向我的时候,“我就故意把头转向窗户,盯着窗外的事”“从不对她笑”,玛雅只好跟自己玩起了游戏。
同学们每天都会悄悄议论玛雅,嘲笑她的衣服、鞋子和她带来的奇怪午餐。无论什么时候她问我们要不要玩,我们都说不要。
这和《一百条裙子》里的旺达处境相同,她们都很贫穷,没有漂亮时髦的服饰,没有可以来往的伙伴。她们会小心翼翼地拿出自己的宝贝取悦小伙伴,试图走进别人的朋友圈,玛雅的处境和心理状态让人读来很是揪心。
故事在玛雅不来上学后的一次班会课上发生了转折。艾伯特小姐拿来一个大碗,盛满水。大家都围在她的桌边,看着她把一粒石子扔进水里。小小的波纹从小石子向外荡漾开。
“这就是善良的力量。”艾伯特小姐说,“我们所做的每一件善举都会像波纹一样,像整个世界散发力量。”
老师的话让“我”想起对玛雅所做的事,追悔莫及。“我”把想为玛雅做的事,想对玛雅说的话,变成一粒粒石子扔在水塘中,看着一圈圈荡漾开的波纹,“我”陷入了沉思,也记住了艾伯特小姐的话:“每一个善举,都会让这个世界变好一点点。”
老师讲述绘本的意图是让我们发现故事里的教育,学会搭建脚手架促进学生道德人格的发展,去找寻并利用教育生活中的一个个小石子完善学生的自我教育。
这一点我深以为然。
虽然这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我们的校园里,学生的小团体是真实存在的,那些不幸被排挤的学生往往也因为经济原因。
真的希望教育者的小石子能真正敲打在学生的心坎上,我们的孩子不要经历玛雅的孤独,也不要经历克洛伊的悔恨,愿所有的孩子都能在成长过程中慢慢体会到人性的大善与大爱。
这本书是绘本,如果有纸质书仔细读读E.B.刘易斯的绘图,代入感应该更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