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九三年》雨果 著 :革命之上有什么

革命之上有什么

——读《九三年》雨果 著

文/秋

题 记

沉默往往为那些收到痛苦剧烈打击的简单心灵提供一个无以名状的庇护场所。 绝望到了一定程度,就连绝望的人也无法理解。

——雨果《九三年》

《九三年》是雨果最后一部作品,在这部作品里他通过对法国大革命期间旺代地区保王党、雅各宾派等的描写,阐发了自己对于革命的看法以及历史经验总结。

“九三年”专指一七九三年——法国局势风云变幻的一年,雅各宾派取代了吉伦特党,登上了历史舞台,该党实行专政和恐怖政策镇压敌对分子。

这是我第一次读雨果写的书,由于我对历史了解得少,阅读的过程中,单是书里的人名就让我应接不暇了,更奇妙的是这本小说里不仅有革命故事、人物塑造,还有大段的论述性文字,比如“山峰和凹地给人的教育是迥然不同。高山是堡垒,森林是陷阱,前者培养勇气,后者培养诡诈。”,“片面性思想仇恨全面性思想,这就是围绕进步的斗争。家园、祖国,这两个词总结了全部旺代战争,局部思想与总体思想之争,农民与爱国者之争。”是点睛之笔。

这样的历史小说,让我愿意读。最大的收获可能是知道法国大革命历史上有朗特纳克、西穆尔丹、戈万这三个重要人物,而且他们各异的性格也通过故事的展现让我印象深刻,比读历史书上平淡的一小段文字更让人容易记住。

本期编辑 清净心

赞(0)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帕布莉卡 » 读《九三年》雨果 著
分享到: 更多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