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 《八万四千问》 宗萨蒋扬钦哲仁波切 著 :愿本书能够鼓舞和激励更多人

愿本书能够鼓舞和激励更多人

——读 《八万四千问》 宗萨蒋扬钦哲仁波切 著

文/ Bird(21天共读群)

题 记

大部分我们现在所渴望的事情都是靠不住的、虚幻的。我们大多在渴望解决一些暂时的问题。所以,知道应该去渴望什么并发愿,变得非常关键。

作者宗萨蒋扬钦哲仁波切秉承藏传佛教优良的传承和教育,是年轻一代藏传佛教导师之一。

这本书通过答问的方式,平和朴实又精彩地向我们展开了一名修行佛学的仁波切的日常和所想所感所悟。没有空幻的宗教教条和强制性信仰压力,从每个肉体凡人的感悟出发,为我们揭开佛教的面纱。

对于一个佛教徒而言,终极的目标是不再造任何一种业——无论是善业还是恶业——而是从所有业中得到自由解脱。

当我们不再依赖于任何因和缘,我们就不再是业债的牺牲品。

例如,如果你觉得需要有朋友的爱才能感到幸福,这意味着你还在聚集业债。

我们害怕不幸福,我们如此辛苦地工作、付出极大的努力,只是想要赢得赞扬、避免批评、得到关注,以及不被忽视。

只要你还在做这些事情,你就还受着因缘约束,从而受到业债和它的果的约束。
(像今儿梁文道《一千零一夜》的《观察之道》这期讲的:“女人是被男人看大的。意思就是,她们一辈子都没有脱离过男性目光的牢笼。”)

严格来讲,从佛法的观点,即使像正义、自由、和平、平等、爱、家庭纽带、孝道等经常被颂扬的、传统意义上的道德价值观,也被认为是不完美的,因为本质上所有这些价值都由无明而来。

例如,轮回中的美德,比如孝道和家庭纽带,即使在某个方面是好的,但同时也是很多坏事的根源,比如贪腐和裙带关系。

佛教中最基本的那些技巧,使我们能够思维慈悲心并了悟真理,应该可以让我们获得一些对自己的控制。

修心的目标是真正懂得一切事物的真理。

我们的嗔恨、僵硬的心识、关于敌人的概念等等,都是训练的副产品。

我们被训练成易怒的和猜忌的,这是我们擅长此道的原因。

所以,这些训练和倾向当然也能够被翻转,我们可以把自己的心训练得仁爱、善良而慈悲。

我们必须学会专注,长时间地专注,这是让心调柔的关键。

你想用微信的时候,其实是你那被惯坏了的顽童般的心在嚎啕大哭的时候。看自己的脚趾,尝试看着它两分钟以上,并且真正地专注于它。

继续看脚趾,它会哭得更厉害,但是一点也不要在乎它。(顽童般的心)

如果你能够每天坚持这样做,你的心就会变得像是可以被揉捏成中国面条的生面团一样。

你的目标不仅是要让心调柔,还要让心看见真相,但是你的心真的不想看见那个真相。所以为此,你需要所有的闻思和修行的训练。

身份、宗教、语言和文化——所有这些也都是变得粗重的习性。

时尚、浮华以及Calvin Klein之类的东西并不能帮助我们让粗重的习性变得细微。正相反,它们只会让粗重的习性变得更加粗重。

大部分我们现在所渴望的事情都是靠不住的、虚幻的。我们大多在渴望解决一些暂时的问题。所以,知道应该去渴望什么并发愿,变得非常关键。

当被问到皈依佛教是逃避现实的一种方式么时,他回答到:

什么是现实?
我们在这个物质世界里拥有的——观念、财产、朋友、家庭、关系,这些是现实么?这些是永恒的么?这些是确定的么?
从佛法的角度,它们不是。

它们永远都在变化,而变化是不可避免的。
虽然我们都向往并朝着某种恒常、确定的幸福努力,但那终究不会发生。可是我们不断认为永恒的幸福是存在的。还有比这更严重的幻觉么?

实际上,佛教徒所要做的事,就是从这个幻觉中逃离,所以佛教是在面对现实,而不是逃避现实。

我们的先祖们,佛陀、寂天菩萨和其他菩萨,并不是无家可归的流浪汉。
事实上,佛陀和寂天菩萨都是王子——国王的儿子,过着皇室生活,享受至高无上的奢华与舒适。然而他们把那些都看成虚幻而痛苦的,然后从中逃离。

我们得从承认自己有某些被政府、家庭和文化强加的特定的幻觉与衡量标准开始。

特别是在这个物质主义的年代,我们以拥有多少来衡量自己、来被衡量,完全忘了自己真正是谁。”
… …

像作者所说,”我们所见到的能激发我们灵感的人不够多,我们所遇到的能激发我们的灵感处境不够多。所以再一次,我们发愿能得到鼓舞和激励。”

愿本书能够鼓舞和激励更多人,受到灵感的激发,获得解脱。

“我看到一位承继藏传佛教最优良传统及训练的老师,仍然以虚怀若谷的观察和学习态度,寻幽入微地探索着现代文明与文化的琐屑内涵,然后以洗练的笔锋和诚挚的执导风格,清晰地勾勒出现代人如何背离了佛陀四法印中的生命真谛。”——胡因梦

“仁波切这位不平凡的导演不断地提醒我,我自己是演员,也是编剧。
其实学生遇到上师,就像演员遇到导演。
我有幸遇到这么多的上师和导演,让我充分了解人生。
从无明到无名。”——李连杰

赞(0)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帕布莉卡 » 读 《八万四千问》 宗萨蒋扬钦哲仁波切 著
分享到: 更多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