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岱在《夜航船》讲了一个小故事
从前,一僧人与一文人同宿于夜航船中。文人高谈阔论,初时僧人敬畏摄服,双脚蜷缩而眠。
过了一阵,僧人感觉文人语言中多有破绽,就问:“请问这位相公,澹(tan)台灭明是一个人还是两个人?”
文人答:“是俩个人”
僧人又问:“这个尧舜是一个还是俩个人?”文人说:“当然是一个人!”
僧人听了笑着说:”这么说来,还是让小僧先伸伸脚吧。”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做学问要刨根问底,往下深挖一厘米,要做一个“不让僧人伸脚”的人。
深挖一厘米,首先要克服思维的惰性
大脑是有惰性的,懒惰符合大脑的节能原则。大脑为什么要节能呢?因为人类的祖先获取能量的成本很高,经常出现食物短缺的情况。族群为了生存下来,节能是唯一的路径。凡是不节能的事情,要么不做,要么少做。为什么落后的地区很难出现思想家?因为思想家过于消耗能量。为什么人类文明出现在北纬30度–北纬40度之间?因为这条维度带,无论是阳光还是雨水,都非常利于食物的生产。《枪炮、病菌与钢铁》详细陈述了地理决定论的观点。于是,懒惰的基因遗传了下来。
现实生活中,到处都是懒惰的思维。处理信息的时候,不仅不做信息核实,反而还添油加醋;做决策的时候,不做信息收集工作,凭直觉做判断,尤其是那些成功过男性长者;表达交流的时候,不做字词斟酌,只求过嘴瘾。
之前应酬多的时候,我发现很多人都是嘴炮,往下深挖一厘米,他的观点就站不住脚。每次遇到这种嘴炮,我都下意识地往前伸脚。之前有一个嘴炮傻*在我面前吹了4个小时,全程我都是尴尬而不失礼貌地微笑。我一边微笑,一边心想:不去邕江炸鱼,简直就是在埋没嘴炮的绝技,这个世界少了一个周星驰的传人。
深挖一厘米,要具备收集优质信息的能力。
之前我读不懂毛主席《沁园春 长沙》,作者在词里说“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我一直没明白,这是什么意思呢?直到有一天,我看到了黄巢的俩句诗词“他日我若为青帝,报与桃花一处开”。突然豁然开朗,一直横在思维里面的墙被推倒了。通过引入外部优质的信息,我具备了深挖一厘米的能力。
《沁园春 雪》也给我同样的困惑,作者为什么要说“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在《卜算子 咏梅》里面为什么要用“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结尾?我明明知道这是托物言志的结构,但就是不明白,托梅花表达作者什么样的志向?直到有一天,看到了黄巢的诗“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 我明白作者在说什么了。
为什么大部分学生不具备深挖一厘米的能力?很多人说阅历,在我看来,除了阅历还有收集信息的能力。因为学生不具备收集信息的能力,在遇到问题的时候,很容易产生困惑。因为有学生的困惑,才有老师传道授业解惑的价值。
为什么我们都喜欢跟视野开阔的人聊天,因为他获取优质信息的能力强,具备往下深挖一厘米的能力。不经意的一句话,就让人豁然开朗。这种关系也让人很愉悦,时不时解决我们思维的卡点,推到思维的墙。彼此的关系在你一句我俩句的沟通中变得融洽起来,就像一壶好茶,浸出物是慢慢地释放出来的。
遇到这样的人,每次我都会把脚伸回去,做一个瑟瑟发抖的僧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