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说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人和是成功最关键的因素。孟子的观点后来逐步演化为在德不在险。德在这里不是道德的意思,而是人心凝聚的意思。翻译过来什么意思呢?一个国家的长久治安不是依靠山河险阻,而是依靠强大的凝聚力。
我不否认人和的重要性,如果从长期出发,地利其实更靠谱。山河险阻更容易保证国家的稳定性。不是因为人和不重要,而是人和这个因素变数太大。现在同心同德,未来离心离德的事情太多了。而山河险阻是实实在在的屏障,不会因为时局变化而变化。地利比人和靠谱
就好比一个班里,当大家都开始学习苏秦的求学精神,头悬梁锥刺股拼上老命的时候,能够一锤定音决定命运的因素只能是天赋和运气。
战国时期的魏国和秦国就是一对头悬梁锥刺股的同学。在战国初期,魏国率先变法,在李克的领导下,魏国迅速崛起,成为头号强国。为了追赶魏国,秦国紧随其后,在秦孝公的支持下,秦国开启了商鞅变法的时代。
因为变法,魏国和秦国都把人和的因素发挥到了极致。无论是魏国和秦国,国家的凝聚力非常强。为什么最终是秦国统一六国呢?
因为秦国占据了地利的优势,秦国的函谷关可以说是神一样的存在。在冷兵器时代,关掉函谷关,谁都打不进来。因为函谷关过于险要,历来都是兵家必争之地。后来演化为一句俗语,天下大乱而蜀未乱,蜀中大乱而天下未乱。后来的刘邦也是依靠地利优势打败了项羽,建立了不可一世的大汉王朝。
可以这么说,秦国是一个特别拼命又特别有天赋的同学,最终由它统一六国也就顺理成章。
俄国号称名将坟场,无论是拿破仑还是希特勒都征服不了莫斯科,就是因为他有一个地利因素。俄国的二月将军,在二月莫斯科极其寒冷,因为过于寒冷,外国军队根本抵抗不了。所以形象地称呼为二月将军。
关于地利比人和靠谱的观点,国外很多哲学家都有类似这样的观点,比如说孟德斯鸠和亚里士多德。他们认为地理决定了政治体制、宗教信仰和法律。直到现在我们都在讨论大陆文明和海洋文明的区别。海洋文明的冒险精神,与大陆文明的保守主义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枪炮、病菌和钢铁》这本书详细论证了地理决定论的观点。把地利的因素抬高到了史无前例的高度。
回到孟子的观点,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是站在一个相对短期的角度得出的结论,如果放到更长的历史周期里面,真正决定事物走向的因素反而是地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