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 型

转 型

文/钟 俊(四川)

曾几何时,我感觉我的生活开始转型。从我曾经喜欢亲身体验外界的精彩生活,到如今我常常蜗居独处,不知不觉地喜欢过一种内在的精神生活了。

记得我青春年少时,在学习工作之余的闲暇时光里,我常常被外界各种各样的玩乐活动所吸引。在休息时间若不找同学朋友闲聊瞎逛、吃喝玩乐,似乎就浪费了这大好时光。有时我和伙伴们一起在旱冰场体验飞速驰骋的快感,有时手握乒乓球拍、羽毛球拍在运动场上一决高下,有时和同学们聚会喝茶唱歌蹦迪……那时我还热衷于和亲朋好友结伴去旅游,每到一处陌生地,我就想尝遍当地美食、赏遍当地美景……到了那儿的公园或游乐场所,那些游乐设施游乐活动都吸引着我乐此不疲地一一尝试体验……

有一回在新加坡的环球影城,那错综盘旋、高耸入云的“过山车”轨道吸引着比我高很多的儿子和我跃跃欲试,同行的亲朋都望而却步。在此等候体验的人排成了长龙。只见白人、黑人、黄种人依次排队等候,清一色的青壮年,他们说着我听不懂的话,相互握手打气、摩拳擦掌……好不容易轮到我们这一批人了,我们坐上了“过山车”,固定好安全带,我双手紧握安全肩带,生怕自己被翻倒下来。不容分说,顷刻之间,天旋地转、天翻地覆,瞬间从天堂到地狱,又从地狱到天堂的极速翻转,尖叫声、呼啸声此起彼伏、不绝于耳,惊心动魄……过了一会儿终于缓缓停下来了,我惊魂未定,长长地舒了口气:“哦,我还在!”

一番惊险刺激的玩乐后,这一切都如梦幻泡影,转瞬即逝。如今,什么旅游观光、宴席大餐、聚会游乐……我感觉这一切都变得平淡无奇、可有可无了,对我再也没有从前的那种吸引力了。表面的热闹掩盖不了内心的空虚,也许凭借身外之物的快乐都是速朽的,真正的快乐是精神上的快乐。再加上这几年由于疫情的阻隔,出行变得不方便了,我的兴趣逐渐转向发达的网络世界。

在这个百花齐放、百舸争流的网络世界里,人们各取所需,任意选择自己喜欢的平台消遣娱乐。一机在手,大事、小事、天下事,了然于心,我们时刻感受着时代的脉搏。什么视频、抖音、公众号……各种娱乐平台让人目不暇接、眼花缭乱。发达的网络让我们的生活变得多姿多彩,当然我们不能迷失在网络世界里,要有筛选的能力、独立思考的习惯,开辟一个属于自己的精神领域,你就是这个精神领域的国王,主宰着自己的喜怒哀乐。美妙的网络音乐时而雄浑高亢,时而婉转低沉,我的神思随着节拍舞蹈,随着旋律张扬,心情时而振奋,时而伤感……平淡的生活顿时变得韵味十足,妙不可言。音乐陶冶着我的情操、启迪着我的心灵。

网络上的各类阅读公众号吸引住了我,我重拾阅读的兴趣,从情感专栏到文学艺术,我的视野逐渐开阔。在圣贤智者的点化下,曾经的困惑有了答案,曾经的迷茫有了方向,我逐渐走进了一个崭新的世界里。在这个文字世界里,在这个精神领域,我的思想开始天马行空地任意驰骋,汲取文化的精华,感悟生命的真谛,灵魂在阅读中得以涤荡,精神在文字中得以升华……这个精神世界是那么生机盎然,那么丰富多彩!我不再依赖外界寻求快乐,外界的热闹只能是生活的一种调剂,自己在内心修篱种菊、修身养性才是生活的主流。唯有自己内心的安宁和丰盈,才是我们度过漫漫人生路的有力保障。

正如托尔斯泰曾这样自述:“随着年龄的增长,我的生命越来越精神化了。”也许在别人眼里,我现在的生活显得孤单,显得冷清,可我自己从没有无聊感,只觉得时间太不够用了。不断地向内寻找、向内沉淀,我沉浸在自己的精神世界里怡然自得,自由自在地游弋在思想的海洋,感受着其间的无穷乐趣。也许,这是一种成功的转型。

外面的世界很精彩,外面的世界很无奈。但愿我们都能找到属于自己的生活,享受属于自己的人生风景,寻觅到精神的栖息地,让自己的灵魂得以安放。

赞(0)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帕布莉卡 » 转 型
分享到: 更多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