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雪芹擅惯千里伏笔,埋设机关。《红楼梦》第一回:“甄士隐梦幻识通灵,贾雨村风尘怀闺秀。”该篇目提到甄士隐姓甄名费,字士隐,家住十里街,仁清巷葫芦庙旁。此中谐音:真事隐,真废(无用之人)、势力街、人情巷。贾雨村姓贾名化,表字时飞,系胡州人氏。此中谐音:假语存,假话、是非、胡诌。甄士隐的荒废和觉悟出家,贾雨村的兴起和是非肇始两条线索,对照转化鲜明,可以说处处惊心,步步警醒,稍有纰漏,难得真谛。《红楼梦》的开篇玄机深藏,以后定会随着篇目的推动,娓娓道来,值此仅择其要处,概说一二。
一曹雪芹的反省
欲将真事隐,却化假语存。《红楼梦》被后世的解读可谓神秘悬疑,各取所属。毛主席说《红楼梦》写的是封建社会历史,应该读五遍。胡适说《红楼梦》是“盖世奇书”。但我认为,从钟鸣鼎食的繁华到举家食粥都艰难的曹雪芹,在经历了冰火两重天的生活后,首当其冲是以其天才的艺术水准表达常人难以理解的人生感悟和觉醒。觉醒就是警醒和反省,这正是此书的可贵之处。
曹雪芹的反省可以说处处着笔墨,句句显声色。“无材可去补苍天,枉入红尘若许年。”曹雪芹的书中化身贾宝玉,乃是大荒山无稽崖青埂峰下女娲补天后的弃石(此处有埋伏:荒唐无稽的山,情根之峰),自谓“质虽粗蠢,性却稍通”,这与曹雪芹的开头自云“今风尘碌碌,一事无成”遥遥相叨。这是曹雪芹的自嘲和自省,后更是和盘托出:“当此,则自欲将已往所赖天恩祖德,锦衣纨绔之时,饫甘餍肥之日,背负兄教育之恩,负师友规训之德,以致今日一技无成,半生潦倒之罪,编述一集,以告天下”。
有的人曾说,看完《红楼梦》后应该重新审视人生,其语正中下怀。清代文学家张潮在《幽梦影》中写道:“少年读书如隙中窥月,中年读书如庭中望月,老年读书如台上玩月。”曹雪芹:“只愿他们醉余饱卧之时,或避世去愁之际,把此一玩。”我们读《红楼梦》后如不能反省人生,提升人生境界,“玩”而无得,读而无益。
二宝黛之恋的前缘
林黛玉的前身是西方灵河岸上三生石畔的绛珠草,贾宝玉是赤霞神瑛侍者。这位后来的怡红公子(此处暗通款曲赤霞既怡红)日以灌溉绛珠草,绛珠草因受天地精华,复得雨露,修成女体,游于离恨天外,饥则食密青果,渴则饮灌愁海水为汤。灵河是灵秀之气的河,三生是前世,今生、来世,密青果是私密感情之果,灌愁海水是习惯哀愁之水。绛珠草修成绛珠仙子后,在警幻仙子(暗指警示唤醒)案前挂了号意欲下世为人,以一生眼泪偿还同样凡心偶炽,下凡造历的神瑛侍者之甘露之惠。这些都为宝黛之恋的前世缘分和宝黛品格内涵埋下伏笔,后则不断浓墨重彩,以此为线,展开了《红楼梦》宏达丰富,蕴涵深刻的社会人生画卷。
曹雪芹笔下的宝黛恋情,之所以任何都人针插不进,风雨不透,不仅源于他们的前世缘分,更源于他们目的单纯干净的爱情基础。这又是此书的警人之处,也透漏了作者心机。爱人的初心只有建立在感情纯洁,三观一致基础上的共悲欢,同荣辱才能白头到老,意趣无穷。后面书中讲到的宝玉袭人之缘是封建分理之缘,宝薛之缘是势力俗世之缘,贾琏尤二姐之缘是欲望身体之缘。孰优孰劣,孰胜孰负,孰真孰假,自见分晓。
三“好了歌”的智慧
人在经历起落、饱经风霜后都会有感悟,曹雪芹感悟深不见底又广漠无边。老庄哲学和佛家思想应该是末世光景曹雪芹的偏向和心灵慰藉。癞头跣足的僧人和跛足蓬头道人是前世今生的牵线人,是超现实的擘画者,是贾宝玉等人的救度者。庄子的逻辑,大缺者亦大智慧,一僧一道也因为外貌形体的不堪,成了别人危急时的救赎者。因为残缺所以美丽,维纳斯与僧道启示同出一辙。
甄士隐的命运折射着曹雪芹的影子,他在“太虚幻境”前看到的对联“假作真时真亦假,无为有处有还无”岂不是后面“惯养娇生笑你痴,菱花(甄士隐女儿英莲后被薛蟠抢亲后改名香菱)空对雪(雪者薛也)丝丝,好防佳节元宵后,便是烟消火灭时”的同音版?甄士隐是本地望族,秉性恬淡,每日观花修竹,酌酒吟诗,过着神仙一般的岁月。甄士隐后来一系列不幸的遭遇:女儿英莲(英莲实应怜)走失,葫芦庙失火殃及甄府成一片瓦砾场,折卖祖田,投奔丈人,急忿怨痛,暮年积病。这些终致士隐下世光景。甄士隐的没落与开悟,贾雨村的“天上一轮才捧出,人间万姓仰头看”发达的开端与后来的不念旧恩,媚上欺下,暗室欺心,徇私枉法,此处形成强烈的对照。
僧道这时候出现了,以一首“好了歌”点化了甄士隐。好了歌不是消极避世,是懂得“了”方能“好”的人生反省。为方便大家低吟沉思我把“好了歌”全文录此:“世人都晓神仙好,只有功名忘不了!古今将相在何方?荒冢一堆草没了。世人都晓神仙好,只有金银忘不了!终朝只恨聚无多,及到多时眼闭了。世人都晓神仙好,只有娇妻忘不了!君生日日说恩情,君死又随人去了。世人都神仙好,只有儿孙忘不了,痴心父母古来多,孝顺儿孙谁见了?”本有宿慧的甄士隐因“好了歌”彻悟,就用一首词曲“满床笏”做了注解。天下苍生多是营营碌碌为多,因此我写文章总是尽量简短,少耗费大家精力为佳。“满床笏”以后寻机再释。
“残羹冷炙有德色,不如著书黄叶村。”穷困潦倒的曹雪芹其惨然光景不得而知。这样心境下的反思成书,自然凄然悲观,所以我们看到的《红楼梦》愁云迷雾遍布华林。警幻仙子在书的要害处会应时而出,我们如不因唤而醒,知了而好,看此书枉然矣!
2022年8月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