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的辩证法
文/老 村
关于这个命题,不同层级的人,有着不同的理解和诠释。
连续三年,我都应邀参加了市散文学会,在世界读书日举行的读书活动,并在会上畅谈有关个人读书的意义,与文朋诗友互换读书心得,激情朗诵中外经典名篇片断等,以示为活动助兴加油,掀起自觉读书的,一浪高过一浪的热潮。这自然也勾起,我一段难忘的读书经历和镌刻在心底的记忆。也许,读书的辩证法,能带给读者一点思考,一点启示。我始终笃信:“饱读诗书气自华”,用书中精华,照亮人生旅途。
1
孩提时,自己年幼无知,且很笨拙,对读书的兴趣不浓,更没有四岁吟诗,五岁绘画的天赋,再说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学习环境有限。记得是上初中吧,严父要求我,每天必须写一篇日记,说他隔三岔五要检查。他言即出,行必果,当他认真对我一篇篇日记检查圈点后,对立意较好,写出点味道,能联系思想实际的,就提出表扬。对鬼画桃符的应付之作,他就狠狠地批评一顿,说:儿子,你都胡乱写了些什么呀,全是记流水账,通篇看不到一点新颖,有悟性的文字!这样继续下去怎么行呢?
然后,父亲话锋一转,又十分耐心地开导道:在黑暗的旧社会,在战乱不堪的岁月,我跟着你的爷爷奶奶离乡背井,四处逃荒要饭,没有上过学堂,不知读书是啥子滋味,吃了没文化的亏。现在是新社会,你们弟兄几个,生在新中国,长在红旗下,有机会到学校安心读书了,我想是多么快乐和幸福的事,你可要珍惜大好时光,学好本领,将来好为人民服务。再说,你是家中长子,可要为三个弟弟作榜样。紧接着,他还给我讲古人“头悬梁,锥刺股”的刻苦而动人的读书故事。还说: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你不一定光宗耀祖,但可不能当白痴,危害社会啊!等等。
当时,严父苦口婆心地教诲,我似懂非懂。不过,我还是像鸡仔在地上啄米似的频频点头,至少表明态度是端正的。事后,仍是我行我素,把他老人家的话,当成了耳旁风,这边进,那边出。
一直到谙事后,我才真正懂得,父亲叫我们从小好好读书的用意。贴切地说,我是念完高中当临工,到农村插队落户后,才慢慢重视读书的。那时,谈不上特别喜欢读书,只不过,作为上山下乡的知青,不读书就是笑话。记得是下乡的第二年春,大队党支书见我吃苦耐劳,脑瓜子灵,农活栽秧挞谷一学就会,就极力推荐我到公社“五七”农中任代课教师,农中只有两名老师,我负责文科教学。第一天走上讲台,面对全班五十多名农家子弟,我表面很镇静很沉着,其实心里在打鼓,甚至有点颤抖。我想,这就是知识贫乏造成的,自己还是个刚刚跨出校门不久的大娃娃,不堪负重,这不是赶鸭子上架吗?!。可是,为了不辜负公社党委和校方的信任期盼,我决心刻苦读书,认真备课,教好山里娃。坚信:笨鸟先飞,勤能补拙。
打那以后,我就渐渐喜欢上了读书,也可以说是酷爱学习。
2
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书中自有黄金屋,颜如玉。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对这些经典至理名言,我深有体会,并从中悟出很多东西。但我更相信:天道酬勤。
难怪一九九五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宣布四月二十三日为“世界读书日”。据说,这个读书日来源于西班牙加泰罗尼亚地区一个美丽的传说:“漂亮公主被恶龙困于深山,勇士乔治只身战胜恶龙,解救了公主,公主回赠给乔治的礼物是一本书。”从此,书成为胆识和力量的象征。也因此,四月二十三日成为“圣乔治节”。每逢节日到来之际,这个地区的居民有互相赠送玫瑰和图书给亲友的习俗。由此可见,读书是多么的重要,多么的有趣。
写到这儿,我又想起一件事,就是五年前,儿子跟他心爱的人,到法国、英国和意大利旅游度“蜜月”。返家后,我叫他谈收获。他讲的三点之一,就外国佬特爱学习。譬如在海滨浴场游泳后上岸,到沙滩小憇时,也要在太阳伞下看书,且很少有不看书的人。
众所周知,辩证法,是思辨与实证相统一的方法,是关于对立统一,普遍联系和变化发展的哲学学说。它源自于古希腊的逻辑辩证过程,其基本形式为:朴素辩证法、唯心辩证法和唯物辩证法。而我信奉唯物辩证法,换言之,读书的辩证法,对于读书者来说,如果你不读书,读书后不与实践紧密结合,也是难出成效的。
记得上世纪七十年代末期,为保家卫国,我怀着一腔热血,入伍在西北边陲某部。白昼,野外摸爬滚打(有时也含晚上),刻苦训练;夜间,在熄灯号吹响之前,我总爱在宿舍翻阅一些近期的报刊杂志。使学习养成了一种良好的习惯,并励志当成终身的追求。当有个别战友热讽冷嘲时,也不屑一顾,从不间断。从军那几年,我把每月的津贴费和父母邮寄的零花钱,除买少许的牙膏香皂洗衣粉,信封信笺稿纸等生活日用品外,几乎都用来买书了。如上海辞书出版社出版的厚厚的《辞海》(上、中、下),《红楼梦》、《水浒》和《唐诗鉴赏辞典》等,我想,这些书是必备的,当人生遇到问题时,可以迎刃而解。或许,正是因为连首长见我爱看书,一年不到,就把我这个高射机枪排的副班长,破格提拔为特务连文书。
用当时指导员的话说,不是谁都能吃下文书这碗饭的,必须是思想品德优良,军事技术过硬,文化素养达到一定高度的同志,才能胜任。当文书期间,我有自己的一间办公室,半天参加训练,半天处理事务,诸如整理战士档案,填写立功受奖卡片,写新闻报道,向团宣传股报信息,出黑板报墙报,云云。
这样以来,我每天能挤出不少时间读书,为了阅读中外经典名著,常常在晚上熄灯号响后,还点亮蜡烛继续阅读至深夜。有一次,连长查岗,见我房间亮着灯,就进门虎着脸道:天这么晚了,怎么还不休息?我答:马上睡觉。坦诚地说,也正是因为长期坚持孜孜不倦的刻苦攻读,才使我懂得许许多多做人做事的道理。知识武装大脑,才是最实惠的;知识改变人生命运;一个人最可怕的是灵魂的荒芜。读书的哲学观,会让人冷静、客观、辩证地看待人世间的一切事物。读一册册好书,就等于与一个高尚的人,进行了一次深入的思想交流沟通,并从中获取营养、智慧和力量,对许多问题,不是简单思维,不仅能知其然,而且能知其所以然。
四年结束军旅生涯结束后,我入职铁路,在襄渝线上一个三等站当扳道员。仅管如此,我没有松懈读书。为了藏书,我把部队邮寄回来的三麻袋书,连同新买的书,购置了一个当时最流行的风琴书柜(指把翻盖放下来可当案桌),把书当宝贝,统统分门别类放好。工余时间,业余爱好就是看书,可谓是: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有时,甚至到了痴迷的程度,忘记了吃饭和休息。
一句话,一天不读书,心里就痒痒,就不舒服。自然读着读着,就结合自己的人生体验和感悟,学着写点散文、诗歌、小小说、报告文学等作品,初涉创作,发表率偏低,但心里却很舒坦。尤其是,当自己写的文字,变成铅字,登上油墨飘香的报刊,就有一种甜蜜的成就感。也恰恰印证了:“宝剑锋利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3
读书带来的喜悦,实在是太多了,就连谈恋爱,这都成了附加条件之一。
男大当婚,女大当嫁。我在站上工作不到半年,红娘给我介绍对象,我首先得问:对方喜欢读书吗?否则,免谈。我心里想,人生伴侣,学习修养差距大了,会不幸福。
有一次,车站一位好心的老大姐,见我这个帅小伙,还单身,要给我介绍一个青春貌美的姑娘。我问:她喜欢读书吗?她答:喜欢喜欢,我看他家里有两大柜子书哩,不信,你们认识后,到她家里去瞧瞧。事前,我知晓,对方是铁路地区一个不小头头的女儿,现在是站上的货运员,我是扳道夫,彼此半斤八两。于是,我说:关键是门不当户不对,我一个出生寒门的子弟,不敢攀高枝啊!那位老大姐又道:都什么时代了,你思想还那么守旧,只要你俩旨趣相投,真心相爱,其它都不是问题。她还说:不瞒你说,这位姑娘已经相中你了,说你不仅办黑板报美术字写得漂亮,而且在篮球场上,叱咤风云的,三大步飘逸的上篮动作,都令她佩服不已。此外,她父亲还到单位,调阅过你的人事档案,说你在连队当过文书,立过功受过奖,又是个党员,政治上可靠!
呃,老姐姐,打住打住,难道择偶,与政治背景有关系吗?我问。她答:你想呀,这种干部家庭的小姐,不可能找一个二不挂五的女婿吧!当然,你俩的感觉是第一位的。我想,也是啊。后来,我们认识了,情投意合,经过闪电般的爱情,成婚组建了二人世界的小家庭。我俩的共同爱好,就是读书,读各种各样的书籍,诸如政治、经济、军事,尤其是文学作品和名人传记。后来,她自然成为我作品的第一读者,有时,我们还静下心来探讨经典名篇的成功之处。如紧扣时代的主题,高远的立意,巧妙的构思,精道的细节,流畅的语感,云云。就是一年后,家里添了个小宝宝,我也从来没有放弃过读书。
惜书似宝,惜书如命。可工友到家中借书也是常有的事,为这,有的好书不翼而飞。有一回,隔壁一位工友大哥到我家书架上借走一套精装本《金瓶梅》,说是过几天就还回来。结果,一两个月过去,也没见他归还。当我问及此事时,他挠脑说:抱歉,不知是谁,又从他哪里拿走了。不过不要紧,让我好好想想,找到后,我一定归还!我当时心里很生气,又不便表露,妻子更是痛惜极了,为这件事,我烦恼了好一阵子。后来,为爱惜书,不怕得罪人,我就在书柜上贴一张醒目的小纸条,上面写着:“有借有还,再借不难”。妻子说:邻里乡亲的,这样不好吧!我道:好,要不然,你去把那套书追回来呀!
上世纪八十年代末期,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文化强国,科技兴国的呼声,越来越强烈。此时,为了“充电”,渴望增长更多的知识,我便报考了中央党校函授学院经济管理专业,三年中,较为系统地学习了党史,哲学,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市场学,现代化企业管理,管理心理学等二十多门课程。或许,正因为我的不断读书,受到单位上司的青睐。把我从一个普通的工人,逐步培养为一名干部,十年后,组织上又把我一步步培养为铁路基层站段的领导干部。这一切的一切,无不与持之以恒的读书有关,就是当了领导,处理完繁琐的事务后,仍坚持读书,不绝笔耕。我想,这就是读书的辩证法。
我的深刻体会是:读书,使我告别了愚昧,填补了精神的空虚,思想的颓废。懂得了什么是中国上下五千年的灿烂文化,什么叫沧海桑,什么叫才高八斗学富五车;什么叫人文关怀,家国情怀,什么叫前车之鉴后事之师,什么叫帮助别人,就是在温暖自己;什么叫厚德载物,人生如水,什么是心怀善念,修身养性,大爱无彊;以及什么是心底无私天地宽,什么是生老病死,升降沉浮,进退有度,等等。
那年,因工作变动,我搬家到重庆。这天上午,天公不作美,下起绵绵小雨,一辆中型货车,我没请装卸工,是七八个挚友,帮我把十三箱书,几箱酒,外加床上用品和几大坨衣物包裹搬上车,然后,用一张大蓬布盖得严严实实的,生怕被雨淋湿。一件家具没要,我说过去买新的。这时,友人调侃道:真是孔夫子搬家,全是书。我道:人生本来就是轻轻地来,悄悄地走,我虽不具备李白斗酒诗百篇的豪情壮志,但作为一个读书人,我总不能没有自己的几件家当吧!虽不能有大的建树,至少得活出自己的模样,不枉然来到人世间走一遭。不管怎么说,读书都折射着一个哲学命题:功到自然成,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我还记得临行的前夜,几个友人为我饯行。在宴席上,其中一位朋友赠给一幅字,是狂草的书法,岳飞的《满江红》。当时,他还打趣道,说我离太阳又近了一步!此情景,至今想来,都枥枥在目,仿佛就发生在昨天。一句话,读书,使我在人生的道路上走得很顺畅,即使在逆境中,遇到了坎坷、荆棘和泥泞,也从书中寻找到了战胜一切困难的力量。时下,我们正处于科技发达的互联网时代,阅读的空间更大了,如果不多读书,就会被淘汰。
如今,我除了对职业生涯的回味外,那就是写的那几本影响力不大的书,即:散文集《生命之灯》,报告文学集《写在脊梁上的爱》,中短篇小说集《晴空下的缺憾》等八部,值得自我陶醉,值得传给子孙后代。因书中的内容,大都是揭示或折射生命意义的。我认为,生命的意义,往往在一个人脚踏地的劳动中体现。当下,全党号召学百年党史,无疑是要求全党同志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从辉煌的党史中汲取奋勇前进的智慧和力量。也就是说,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明理。我会一如既往地坚持读书,写作,直到结束鲜活的生命。
现在,我与老伴除协助儿子儿媳带好孙子,尽享天伦之乐外,仍把读书写作,当成快乐生活的一种方式。总感觉,一天不读书,脑子要生锈。
这就是,我喜好读书的辩证法,诸君,你有同感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