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高分书籍《荒野守望:野生世界观察笔记》读书笔记

澳大利亚荒野生物百态影像,开启尘封在时光中的荒野之美

“世界自然纪录片之父”大卫·爱登堡爵士曾说:总的来说,自20 世纪50 年代以来,野生动物的数量减少 了一半以上。现在回看我早年拍摄的影片时,我认识到,虽然 当时我自觉身处荒野之中,徜徉于一个原始的自然世界,但那 其实是我的幻觉。即使在那时,很多大型动物就已经非常稀少。 不断移动的基线歪曲了我们对地球上一切生命的认知。

本书作者为澳大利亚家喻户晓的自然历史爱好者彼得·斯莱特(Peter Slater),他观赏并研究大自然60多年,阅读了他这一本数百幅直击心底的自然荒野影像画册,我想他也称得上是一位杰出的自然博物学家和勇敢无畏的探险家、旅行家。

作者在这本书里为我们展示实地探索澳大利亚上已知的生态环境,纵览大自然的各类野生动物与野性的景象,同时辅之以叙事的形式描述作者与每幅照片的故事,随物赋形,带给我们强烈的视觉冲击与心灵震撼。

对于我这种以前总把自然纪录片当精神鸦片来吸食的人来说,阅读这本书的过程中,最大的感想是,只有真心热爱大自然生物的人,才会真正发现大自然各类野生动物与野性景象的美之所在。

更甭提作者为了拍摄单张照片往返花费9小时,“开车穿过整个昆士兰州,就为了拍摄这微小且无处不在的东西。缀着露珠的蜻蜓,这一幕真是平凡又奇妙。”

阅读本书时,联想到之前阅读过的那本小林照幸《朱鹮的遗言》,讲述20世纪日本非鸟类专业的民间爱鸟人士不遗余力地保护日本珍稀鸟类朱鹮的感人故事。

人们对于这些伟大而又美妙生灵的认识确实非常有限,我想本书作者彼得不止是单纯地热爱着大自然这些美丽又脆弱的野生动物们,更是出于对大自然生命的敬畏,对人类和濒危灭绝物种命运的担忧。

关注荒野生物生存发展的前景,对我们人类和其它物种的生存与生态平衡及人类文明的发展,也有极为重要的作用和意义。

浏览本书大量精彩绝伦的野生动物照片与生动的睿智文字讲解,感受变化万千的澳大利亚生态环境和生命世界的壮丽绚烂,比如塔斯马尼亚岛的利菲瀑布、多彩沙漠、雄性缎蓝园丁鸟用彩色的东西装饰鸟巢,吸引雌性配偶、幻紫斑蝶等,作者间接地向我们传达了认识自然的新方式和标准。

重新更新对珍稀野生动物与荒野生态的认知,重拾对生命的慈爱与热爱,感受并珍惜荒野之美!

赞(0)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帕布莉卡 » 豆瓣高分书籍《荒野守望:野生世界观察笔记》读书笔记
分享到: 更多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