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诗经·大雅·生民》是周族史诗,带有神话传说色彩。它开篇便说“厥初生民,时惟姜嫄。”这个姜嫄,是帝喾的元妃,相传他们生了中华农耕始祖五谷之神——后稷。从那时候开始,文明的曙光开始照耀中国广袤的大地。
自从读了这首诗,我就开始追寻充满神秘色彩的姜嫄,想象她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二
那一年,我终于在彬州新区广场遇见了姜嫄。远望,她站在高台之上,挽着高高的发髻,个子不高,身子微屈,面带微笑,长相甜美,体格风骚。近观,孰料她竟然是用汉白玉做成的,所以缺少一点点温度。但是,我想,她不是真正的姜嫄,也不是我要找的姜嫄,她只是现在人眼里的姜嫄。
三
就这样寻寻觅觅。后来,查阅史料,我才知晓武功县武功镇有姜嫄墓。于是在一个炎热的夏日,我径去了。爬过了小华山,继续拾级而上,墓位于河谷西南的山坡尽头,已然到了塬畔,地势高亢。进入墓园,正中是一串巨大的脚印,两侧种植有高大的松树。再上八级台阶,过了石牌坊,就到了墓前。面东立有一个硕大的石碑,上面用楷书镌刻“姜嫄圣母之墓”六个大字。封土高达八米,方方大约四五十米,被绿植覆盖,规模还是比较宏敞的。
作为武功镇八景之一的姜嫄墓,游人稀少,显出些许落寞。俯瞰全城,满目葱茏,见漆水河穿城而过,寂静流淌。
我问自己,这就是我魂牵梦绕的那个姜嫄吗?
四
那一月,文友飘说:“姜嫄墓在彬州市城关镇水北村。”于是,我不禁又萌发了前去造访姜嫄的念头。可是她无暇陪我去,建议我约文友哲同去。我只好说,好吧。
随即打通了哲的电话。他说:“听说那里修路,去不了。”我只好依依不舍地说:“那,算了。”
五
那一天,我对飘说:“明天去姜嫄墓。”她爽快地回答:“好!”第二天上午九点,我们就出发了。我问她:“去过没有?”她说:“没有。”我说:“没事,或许我们今天能找到。”
水北村很快就到了,名如其实,果然在泾河的北面。驱车沿着一条窄路上坡,过了一座小桥,就来到一个十字路口。飘说:“向左边走。”我说:“好。”车子缓缓攀升,就来到一个陡坡前。这里有修路人建的简易房,一个工人出来了。飘走过去问路,那人说:“从左边走,不远了。”这时候,车子已不能前进,我们只好步行。走了一二里,又是一个十字路口。还是向左边走,走着走着,竟然走到了一个村子,便觉得诧异。在村口,我们碰到了一位精神矍铄的老者。飘走上前微笑着打问,老人很热情,说:“嘿嘿,你们走错了,这是**村,跟我来。”跟着他走了一段,我俩下了一个长坡,老乡却站在较高的菜地边。
这时,就有一个土桥,左侧是一片洼地。老人在上面说:“先下去,再找路,然后向上爬。”我们答应了一声。洼地里面有许多树,根本看不出有路的样子。在我迟疑的时候,飘已经踏着松软的土坡下去了,我只好跟在她身后也下去。飘发现了一条羊肠小道,我们就开始爬坡。当我想对老人说声谢谢的时候,已经看不见人影了。路又窄又陡,又斜又曲,有的地方被过膝的杂草覆盖。我们小心翼翼地爬了五六十米,才来到一个三角形小平台上。这里种了一些成排的松树,还有一些枣刺。我俩顺着小路,向左蜿蜒穿过树丛。到了边沿,向外看,天呐,是几十米深的悬崖峭壁!
向上攀两米,才能上到另一个平台。再从树丛向右边穿过,到了边沿,向外一看,天呐,还是几十米深的悬崖峭壁!——太考验人的心理承受力了。向上攀两米,又来到一个平台。如此反复,爬了三四个平台,我才明白,这里原来是过去修的梯田。到了第六个平台的时候,树木已经比较散乱,没有路了。枣刺也越来越多。我们必须机智地躲过它们才能行进。飘还是走在前面。开始的时候,我们两人距离两三米,这时已经有近十米了。看着飘的身影,我不敢懈怠,只好快走几步,跟在她身后。飘问我:“老乡不会骗咱们吧。”我说:“那不会。”其实我也不知道能不能找到。平台上因积水导致下陷,形成一个个空洞,深不可测,我们只能绕着走;一旦掉下去,后果不堪设想。最令人胆战心惊的是,这时,左侧攀登的坡路已经在悬崖边上了,稍有不慎,就会掉下去。只见飘伏下身子,抓着草丛,上去了。我虽然也感到害怕,但也不甘示弱,眼睛不往外看,只能硬着头皮向上爬。她似乎感觉到我想打退堂鼓,我还没登上去的时候,她说:“再爬两个台阶,再找不到就算了。”
果真又爬了两个台阶,这时,飘“看到一个大土堆”的声音从头顶飘了下来。于是,我信心百倍,加快了脚步,终于攀上了最后一个平台。这个平台树不多,却没有枣刺,全是齐腰深的枯草。举目向前,在一个小山坡下面,有一大堆圆形封土,封土的左边生长着一高一低两棵树,因为叶子凋零,不太好辨认。前面有一块石碑。穿过枯草,走到跟前,原来石碑正面刻着“彬县第一批文物保护单位”几个字,立碑时间已经漫漶,加上衰草阻隔,看不太清楚了;背面刻着“姜原墓”三个大字——看来碑子立反了。但是看到石碑,说明我们真的找到姜嫄墓了。那种欢欣的感觉,简直就像六月里喝了雪水,一个字:爽!飘说:“刚才,我看到这个土堆不像自然形成的,依据周边环境判断,应该已经快到了,放弃了岂不可惜。”我说:“是的。每一次,最后冲刺阶段才是真正历练人的时候。我之前有几次失败,都是因为没有坚持下来,倒在了黎明前——这是一个惨痛的教训。看来,在这一点,我要向你学习。”
那一刻,我们都没有想到,姜嫄墓居然在人迹罕至的高台之上,这么难于寻觅;惟其难于寻觅,更增添了我们的喜悦。
六
姜嫄,也写作姜原,周人奉为先妣,大约生活在公元前2245年前后。她是炎帝后裔,姜为姓,“原”指本源,因为是女性,又为嫄。相传,姜嫄在荒野玩耍的时候,稀里糊涂地踏了上帝的脚印,稀里糊涂地生了后稷。四千多年来,这个神话传说一直在流传,还将继续流传下去。
姜嫄,这么一个伟大的女性,竟长眠在沟壑丘山的怀抱,被人们遗忘在衰草枯木之中,令人唏嘘叹惋!
编辑:草鞋
作者简介:寇小勇,生于1971年,毕业于陕西省咸阳师范学院中文系。现就职于陕西省咸阳市一机关。生性愚鲁,勤学善思,喜欢用文字宣泄情绪,闲暇放牧五千汉字,写过小说、诗歌、散文和戏剧等。2020年出版《天涯文萃》,受到文友欢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