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题外话,我有个人生污点,经常被姐拿出来当笑话讲。当年中考语文卷子上有个填空,“白居易是 代诗人”,我吃不准唐还是宋,回家问她。姐认为这是基本常识,对我甚是鄙视。
尽管如此,我还是考了个很高的分数。于是,她每每向他人嘲弄我的语文水平时都会这么说,“我弟(你舅舅、你爸)当年中考语文考了96分,却不知道白居易是哪个朝代的。”后面通常还伴有一段魔性笑声。
言下之意,高分低能。
不怪她,确实一直搞不清,答案总是在唐宋之间摇摆,越想分辨越分辨不清,越想牢记就越记不住。
直到看了《妖猫传》,这个污点被永远擦去了。
2
《妖猫传》一套四册,从2017年看到了2019年,中间还少看了第三册。虽然阅读时间跨度很大,然而情节并未因之无法串接。
原以为自己已算很拖沓,没想到作者更拖,足足写了十七年才终稿,将一个原本以空海在大唐长安学习密宗佛法与降妖除魔的故事,依据情节发展生生写成了一个以白居易创作《长恨歌》为主线,揭开杨玉环之死谜团的故事。
梦枕貘依托于部分史实大胆的将李白、高力士、安倍仲麻吕、白居易、柳宗元、韩愈揉在故事里,编织了一个宏大的大唐盛世魔幻剧,故事的情节用肆意妄为来形容不为过。
作者文字很简洁,致力于创造意境,有点古龙的味道,但又不大一样,摘抄一段供赏:
贵妃的红唇,触碰酒杯边缘。
她抬起下颌,仰饮胡酒。
白龙手握酒杯。
丹龙手握酒杯。
白乐天手握酒杯。
空海手握酒杯。
橘逸势手握酒杯。
各自酒杯都斟满了酒。
丽香、玉莲同样手持满斟的酒杯。
众人随意举杯送到嘴里啜饮。
但如果写成这样:
贵妃的红唇,触碰酒杯边缘,抬起下颌,仰饮胡酒。白龙、丹龙、白乐天、空海、橘逸势等一干人等也纷纷举杯,随意举杯啜饮。
意思是一个意思,但缺少了镜头的切换,对人物逐一的特写,意境上不知不觉短了几寸,是这个意思不?
3
为什么是妖猫?而不是妖狗?
猫一定不是中国本土的物种,这点可从十二生肖中确认。古人宁愿编个不存在的动物,并启用了四害之首,可见猫最早并不存在于中国本土。
猫虽然没有成为生肖神兽,且驯化后与人既不亲尽,也不忠诚,但那种来去悄无声息的阴柔之态,黑暗之中奕奕放光的瞳孔,以及静寂中的悠长叫声反而添了些许神秘感,说的白点,就是有妖气。
同为家宠的犬,因为没有拉开与人的距离,不但毫无神秘感,反而因过于忠诚,被冠以一些骂人专用语,
这就是距离产生的美,什么都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的,反而没得Y了。
由此,猫更有想象空间,更易与神秘挂钩,而狗带了妖气,估计只能让人联想到血淋淋的凶杀吧。
书中的妖猫,只是个烘托气氛的道具,戏份不重,更似噱头。
因此书名改一下也倒也无妨。
我想想啊,《覆灭大唐》如何?
4
空海是谁?
书末大量的参考文献显示,空海确有其人,且在日本的是个颇具传奇色彩的佛教宗师,对日本文化影响之深远,和鉴真东渡有一博之力。
书中将空海神化了。不但运筹帷幄决胜千里,而且佛法高深莫测似佛陀转生。简直天纵奇才!
先看的《妖猫传》第一册,后看的电影。当时觉得与书中的空海不是一人,与脑中想象差距很大。但看完电影,再看《妖猫传》第二册、第四册,满脑子反而都是染谷将太(电影中空海的饰者)创造的形象,挥之不去,也许这就是电影的具象魅力。
5
搞不清白居易的生卒朝代,不能完全怪我的智商,多少有点当年教育体制的责任。
记忆中,白居易和他的名句一直都只和考卷挂钩,只存在于教辅之上,只能不鲜活的生生记下,记不真切也是应该。
也或者我真的是书读太少了。
下附白居易的《长恨歌》和李白的《清平调》供赏析:
《长恨歌》——白居易
汉皇重色思倾国,御宇多年求不得。
杨家有女初长成,养在深闺人未识。
天生丽质难自弃,一朝选在君王侧。
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
春寒赐浴华清池,温泉水滑洗凝脂。
侍儿扶起娇无力,始是新承恩泽时。
云鬓花颜金步摇,芙蓉帐暖度春宵。
春宵苦短日高起,从此君王不早朝。
承欢侍宴无闲暇,春从春游夜专夜。
后宫佳丽三千人,三千宠爱在一身。
金屋妆成娇侍夜,玉楼宴罢醉和春。
姊妹弟兄皆列土,可怜光彩生门户。
遂令天下父母心,不重生男重生女。
骊宫高处入青云,仙乐风飘处处闻。
缓歌慢舞凝丝竹,尽日君王看不足。
渔阳鼙鼓动地来,惊破霓裳羽衣曲。
九重城阙烟尘生,千乘万骑西南行。
翠华摇摇行复止,西出都门百余里。
六军不发无奈何,宛转蛾眉马前死。
花钿委地无人收,翠翘金雀玉搔头。
君王掩面救不得,回看血泪相和流。
黄埃散漫风萧索,云栈萦纡登剑阁。
峨嵋山下少人行,旌旗无光日色薄。
蜀江水碧蜀山青,圣主朝朝暮暮情。
行宫见月伤心色,夜雨闻铃肠断声。
天旋地转回龙驭,到此踌躇不能去。
马嵬坡下泥土中,不见玉颜空死处。
君臣相顾尽沾衣,东望都门信马归。
归来池苑皆依旧,太液芙蓉未央柳。
芙蓉如面柳如眉,对此如何不泪垂。
春风桃李花开日,秋雨梧桐叶落时。
西宫南内多秋草,落叶满阶红不扫。
梨园弟子白发新,椒房阿监青娥老。
夕殿萤飞思悄然,孤灯挑尽未成眠。
迟迟钟鼓初长夜,耿耿星河欲曙天。
鸳鸯瓦冷霜华重,翡翠衾寒谁与共。
悠悠生死别经年,魂魄不曾来入梦。
临邛道士鸿都客,能以精诚致魂魄。
为感君王辗转思,遂教方士殷勤觅。
排空驭气奔如电,升天入地求之遍。
上穷碧落下黄泉,两处茫茫皆不见。
忽闻海上有仙山,山在虚无缥渺间。
楼阁玲珑五云起,其中绰约多仙子。
中有一人字太真,雪肤花貌参差是。
金阙西厢叩玉扃,转教小玉报双成。
闻道汉家天子使,九华帐里梦魂惊。
揽衣推枕起徘徊,珠箔银屏迤逦开。
云鬓半偏新睡觉,花冠不整下堂来。
风吹仙袂飘飖举,犹似霓裳羽衣舞。
玉容寂寞泪阑干,梨花一枝春带雨。
含情凝睇谢君王,一别音容两渺茫。
昭阳殿里恩爱绝,蓬莱宫中日月长。
回头下望人寰处,不见长安见尘雾。
惟将旧物表深情,钿合金钗寄将去。
钗留一股合一扇,钗擘黄金合分钿。
但教心似金钿坚,天上人间会相见。
临别殷勤重寄词,词中有誓两心知。
七月七日长生殿,夜半无人私语时。
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
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
《清平调》——李白
其一
云想衣裳花想容, 春风拂槛露华浓。
若非群玉山头见, 会向瑶台月下逢。
其二
一枝红艳露凝香,云雨巫山枉断肠。
借问汉宫谁得似? 可怜飞燕倚新妆。
其三
名花倾国两相欢,长得君王带笑看。
解释春风无限恨,沉香亭北倚阑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