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宙最后一本书》《维罗尼卡决定去死》《美国杀戮》读书笔记

(5)宇宙最后一本书

这是本少儿读物,儿子强烈推荐我看。被逼无奈之下,快速翻看了一遍,并与其分享了读后感。本书政治正确,积极向上,适合小学生阅读。

(6)维罗尼卡决定去死

在豆瓣上翻了书评之后,仍然没有和记忆挂上钩。

(7)美国杀戮

非常翔实的记录了美国近年来25宗超级罪案,排版很满,不分段。每页都满满登登的,看完第一宗之后,累的睡着了。

(8)成吉思汗——今日世界之形成

老婆乃蒙族后裔,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因此看得格外细致。虽然总会冒出一些个翻译奇怪的句子或断句,但是不影响阅读的兴致。写得很有意思,对元朝有了新的认知。

附:装帧精美

(9)屋顶上的猫大人

由13个中短篇组成,讲述了各形各色的猫以及它身边的故事。是那种随时可以拿起来看上一会儿,然后丢在一边,过会儿再继续看的书。

(10)一个海难幸存者的故事

本书被公认为非虚构文学的范本,看起来很顺畅,推荐。作者最有名的《百年孤独》我至少尝试着看过三遍,每次都看到30页上下就望而却步,里面的名人名、地名实在太多太长,而记这些恰是我的弱项,看了后面忘了前面,需要反复翻回去找,可今天记住了,明天续看又忘……有机会再用思维导图什么的帮着再试一次吧。

(11)许三观卖血记

每次决定看余华的书都要暗下个决心,必定会哭的稀里哗啦,鼻涕纸堆一小山。老头说不要看余华,他太负面,太阴暗。我是觉得余华不过是过于写实而已,生活本就残酷。

(12)无人岛生存十六人

从文字的角度上看,没有可看的价值,适合12岁以下少年阅读。

(13)吃瓜时代的儿女们

先把人品放在一边不去评价,书本身没问题,刘震云是个编故事的高手,他把几个看似毫无瓜葛的不同地域不同阶层的人,最终揉到一起相互纠葛着,虽然有些桥段在社会新闻中有所见,但搓揉之后变成新的故事,也是本事!我猜吃瓜群众应该就是我们这些个捧着书冷眼旁观的人吧。

(14)一句顶一万句

先看的电影,后看的书,茅盾文学奖哈,情理之中,意料之外。电影大体上是根据书中第二篇故事改编的。书中和电影里都有一个金句,“日子是过以后,不是过从前。”

(15)迷人的材料

2018年看到的最佳科普读物,可读性很强,真的可以用深入浅出来形容,我先看了一遍,然后推荐给儿子,他也超喜欢,从钢铁、混凝土,到巧克力和硅基材料,每一个材料都讲的很到位。

(16)黑贵妇

西泽保彦是我2017年开始关注的一个日本侦探小说作家,与那个著作等N身的东野圭吾相比,绝对是一股清流,这本书叫黑贵妇,写的确是白贵妇,书名就有意思。

(17)太阳照常升起

看的过程一直被打断,后面就提不起兴致了,应该是缘分不到。

(18)梦的解析

儿子有段时间总说梦话,借来解惑。看完大体上感觉平时对儿子管得有点严,以致于他需要在梦中实现和满足平日里的愿望。

(19)四月三日事件

当长篇拿回来看,却是本中篇小说集。没全看,挑着看了几篇,恕我愚钝,不能领其精要。

附:装帧精美,自带银边。

(20)仿生人会梦见电子羊吗?

如果把书名变成《银翼杀手》是不是更熟悉一些?没错,它就是原著。书中的描绘远比电影更丰富,更容易让人理解哈里森福特的行为。

(21)尤比克

开头看起来比较晕,不知道作者要讲什么,尤其是每章开头的尤比克广告词更是让人摸不着头脑。直到本书第十章才真正出现尤比克这个“无所不在”,当然最后也没搞太明白它究竟具体是个什么?估计这也是Philip K.Dick想要的效果,书的结尾是开放性的,和盗梦空间最后旋转中的陀螺有些相似,到底什么是虚幻?什么是现实?哪个阶段是虚幻?哪个阶段是现实?呵呵……玩弄读者于股掌之间。作者的《少数派报告》和《命运规划局》没借到,有点小遗憾。

(22)不去会死

本来是想寻觅PKD的《高堡奇人》,无意中发现这本没拆封的书也可以借阅,看书名我就知道这一定是我想看的书。300多页2小时就翻完了,文字上只有前言和后记读起来很有意思,但由于能感受到作者的各种骑行体验,其他章节看起来也并不乏味。7年的旅行浓缩到区区300页,好多地方有些没说透,不过对于一个非专业人士写成这样已算不易。

(23)本源

关键词:宗教、谋杀、解谜、人工智能;提出问题:我们从哪里来?我们要去往哪里?附带影响:狂想亲眼看看书中提到的博物馆和教堂(百度之后更想看真的)。一句话概括主要内容:XXXX为解答人类起源而策划的宗教谋杀案。

(24)一个人的朝圣

一个为了救赎自己和感恩朋友去行走的男人;一个期待与喜欢的人见最后一面而与病魔纠缠的人;一个从丈夫的行走中重新找回爱和自我的人。

(25)一个人的朝圣2

子妹篇,以女同志的视角重新记录这段生活。看一半后果断还给书店。

(26)放学后

东野圭吾的成名作,各种人物单薄立不住,情节看似合理但透着生拉硬拽的痕迹,不看也罢,远不如《嫌疑人x的献身》和《解忧杂货铺》成熟。这哥们以量取胜,十本能成一本。

(27)人工智能

碳基生命是否会被硅基生命取代?估计这个答案我们这代乃至下一代都无法确知。但是人工智能一定会在未来十年强烈冲击劳动密集型行业(运输首当其冲,靠挥洒汗水挣钱会越来越难)以及需要专业数据分析的行业(图像识别、金融分析、翻译),受众越多的越危险。

(28)寒鸦行动

具备畅销小说的所有特点,情节紧凑,跌宕起伏,画面感十足,乃休闲佳作。

(29)韭菜的自我修养

最近股市惨绿,推荐韭菜们看看此书,都是大实话,聊以自慰。

(30)人间失格

人间失格(日文的意为不合格的人类)。太宰治的绝笔之作,他借笔下的叶藏生动的描绘了自己的成长经历,深刻地剖析了自己“生而为人,我很抱歉”的内心世界,并以此文向世人宣告自杀缘由。精彩!

(31)侠隐

王朔说看完觉得饿了,高晓松说看完了想搞个舌尖上的侠隐……这书还真是把每顿饭吃啥都讲明白了,虽然不说性状也没提滋味,但就是让人流口水。别的不提,单说果子论副不论根这事儿就让人回味无穷……

(32)悖论13

原本是看了一小半准备丢弃的书,但儿子看后非要与我深入探讨,于是乎被倒逼着看完。大体上没啥意思,小孩子可能觉得新奇吧,里面涉及到一些伦理道德问题,需要慎重回答。

(33)有点意思

插图很多,因此大致需要90分钟阅读时间。确实有点意思,黄渤能大红大紫,绝非偶然……

(34)海底两万里

书写的太硬,随处可见海产品的分类描述,一开始还简单看看海鲜们的赘述,后来索性直接跳过,压根儿记不住,而且也不知道是他编的,还是真有此物,不如没看到来的清净。不过老凡的确厉害,虽然以现代人的眼光看去,他的推断存在一些硬伤,但已经超厉害了。说说印刷和翻译,书中的插图太缺德了,属于剧透类型,这章的是下章的内容。翻译中规中矩,但我猜译者一定地理不太好,这南纬30度怎么就比60-70度更靠近南极了呐!

(35)妖猫传2——沙门空海 大唐鬼宴

2017年看了《妖猫传1》之后,2、3、4就一直借不到,好容易发现了2、3、4,还2的时候,3、4又没了!一套书要看个4年不成?!文字上有点古龙的气质,情节也是那种随时挖坑式的,不过填坑也快,基本上只有大坑留着不填。看不来不累,书中自带闪回帮着忆起前情。

(36)黑暗塔——枪侠

据说是史蒂芬金看了《魔戒》之后,立志要写出的美洲超级神幻巨作。枪侠是黑暗塔第一部。

(37)黑暗塔——三张牌

三张牌是黑暗塔第二部,已经开始时空穿越和入侵脑细胞了啊。

(38)卡门

书中包含梅里美7个中短篇,以他最有名的卡门做了书名,书中没有提及哪篇是傅先生翻译的,哪篇是李玉民的,我猜用词老派但很精妙的是傅先生的。更喜欢书中的第二个中篇《高龙巴》,讲述的是一干人等被一个美艳绝伦的女子玩弄于股掌之间的家族复仇记。

附:卡门中提及的波西米人=吉普赛人,高龙巴中说的高斯岛=科西嘉岛

(39)四世同堂

嗯,这就是经典。

(40)银河帝国(1)

每个大章节都是一个看似完整,但又与其他大章节乃至全书存在内在联系,看起来更像是一本历史书,只不过是披着科幻的外皮。书写的比较早,有些细节看起来不那么未来,但并不妨碍阅读。不过说实话,我实在没有勇气看完剩余14部。

(41)宫崎骏和他的世界

这本书强烈推荐给喜欢宫崎骏作品的朋友,里面有大量精美的插画,并从各个角度剖析宫崎骏。今天回顾,才发现本书推荐人的最后一个居然是我同班同学,据说师从孔庆东后三观大变,至今20多年未见,不知一脸包下去多少。

赞(0)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帕布莉卡 » 《宇宙最后一本书》《维罗尼卡决定去死》《美国杀戮》读书笔记
分享到: 更多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