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游民”一词在明治时期至昭和初期被广泛使用,是指在大学接受过高等教育,也没有经济压力,只靠读书过日子的人。”高等游民”并不参与生产活动,他们只对自己感兴趣的领域有所研究。在一个时期里,”高等游民”曾成为日本文学作品中的主角。在夏目漱石的作品中就出现过不少”高等游民”类型的人物,比如《后来的事》中的长井代助、《心》中的先生等。川端康成作品《雪国》中的主人公也可归在这一类里。—百度百科
图片
记得在来到上海之前,我觉得东方明珠是我心中的指明灯,而外资名企就是我逃出象牙塔后转变为优质 “三为”青年的摩登战场,此处“三为”用来指有钱有闲有思想。当时最爱的电影就是《穿普拉达的女王》这一类的,梦想着从菜鸟逆袭为摩登女王。站在28层的落地窗前,喝着红酒,看着自己打下的江山。那时我22岁,和好友相聚,梦想融入了劣质酒,酒杯碰在一起,清脆响亮。
但是人终究不是活在玛丽苏的世界里,现实中没有也不会遇到像《北京女子图鉴》里无私分享的领导,不会那么容易就碰到伯乐,客户不会因为你哭了就把丢了的单子还给你,更何况也没有灰姑娘的美貌。事实上,最大的反转反而是渐渐变成了那个你最瞧不起的大人。你加了无数的班还不如人家一句抓住领导痛点的马屁来的实用。你构思的各种idea也可以被连excel都用不明白的白痴领导否决。就算赶着房价便宜时,你依然没有钱去付个首付。当你发现满腔热血只换来颈椎病以后,恍然大悟,得过且过当一条没有梦想的咸鱼才是终极理想。
各类职场励志剧,就算讲22集职场的各种辛苦与黑暗,但最后一集总是主人公通过努力终于走上人生巅峰。因为学校这个训练场里还有源源不断的“未生”需要看到希望,毕竟大多数人努力读书都是为了找份好工作。
当然本文也并非鼓吹“高等游民”或者咸鱼思想。23岁以前我看到“高等游民”这个概念一定也是批判和不接受的。只是想说明得过且过这种生活方式并不是应该受到批判的。《人间便利店》有一句很喜欢的话,”我明明没给任何人添麻烦,只不过因为我是少数派,所有人就能轻易地强奸我的人生”。在这个“不求上进”是可耻的社会,在这个功利性很强的时代下,常常听到别人说“你这个年纪轻轻就应该努力”,我知道我正直青年,但这不是我要996的借口。也许当我们对于成功和失败的定义没有那么严格和单一的时候,可以容忍“主动不作为”的人存在的时候,就不会有那么多人压抑的生活了。
既然我撬动不了地球,所以我只想躺在床上梦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