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编注:指局戏和围棋。博弈是中国古代游戏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大体有:六博、双陆、打马格、围棋、和象棋,是古人展现智慧、运筹争胜的重要方式。比喻为谋取利益而争斗。
鳌拜
卫庄
1990年,美国的新闻频道在二十四小时不间断的循环播放着美国士兵空降在科威特和伊拉克的边境上,这也是科威特战争的前奏。
科威特战争开始于1990年八月,伊拉克以将科威特变成自身行省为目的,入侵科威特。科威特作为一个小国在实际上并没有抵抗能力,于是就派人去美国游说
对于美国来说,中东地区出现一个超级霸主是绝对不能容忍的,更何况还是一个拥有无限战争潜力并且掌握石油的霸主。
于是那一届的美国领导人决定干涉,但有一个很有意思现象是,因为之前的朝鲜战争以及越南战争,美国国会削弱了美国总统的权力,总统在那个时候并没有直接出兵的权利,必须先要得到国内的授权
但是基于朝鲜战争失败与十年越战深陷泥潭,无论是政府还是民众都对战争产生了厌恶,当时的总统老布什为了获得对科威特出兵的准许,在国内进行了一场超大规模的政治博弈,博弈的对象就是整个美国
在美国两院一次人权连线里,出现了一位扎着马尾的科威特小姑娘(14或15岁),叫娜依兰,在那次讲话中她说:我只能告诉你我的名字,不能告诉你我的姓氏,因为我父母还在科威特,如果我说了姓氏,父母会被报复的,随后她讲了自己在科威特的见闻:伊拉克入侵科威特的第二天,她在一家医院做志愿者,突然就有一小队伊拉克士兵闯了进来,在医院里大肆破坏,后来他们发现了一些保温箱,觉得这东西很高科技,就开始抢夺,这个保温箱是装早产婴儿的,伊拉克士兵为了保证自己能带走这个保温箱,把里面早产的婴儿拿出来,扔在地下,任凭他们活活冻死。
大家可以想像一下这个画面,一群荷枪实弹的士兵冲进一家医院,旁边是一个瑟瑟发抖的小姑娘,然后士兵当着小姑娘的面把婴儿拿出来仍在地下,那是一种怎样的画面。
在未来的几周里,白宫的演讲稿中不断地提到这个科威特少女描述的惨景:婴儿们像没有生命的木头那样,四处散落在医院的地板上。身处“自由世界”的人民想不到世界上还有这样的暴行,纷纷对科威特表示同情和支持。整个美国的情绪都被调动了起来。于是,在少女出面作证后不久,美国正式接到联合国安理会的授权,开始轰炸伊拉克首都巴格达,海湾战争爆发。
在战争开始后,伊拉克方面开始做大量澄清,但是无效。从“沙漠盾牌”到“沙漠风暴”再到“沙漠军刀”。美国对伊拉克进行了全维度的打击,随后美国在海湾战争中取得胜利,科威特解放。
后来有一些媒体人再回来看娜依兰的证词,开始走访伊拉克,走访科威特,希望找到一些切实的证据,但是两国一轮走下来后,走访的媒体人发现这事根本就没证据,没人证明没发生过,也没人能证明发生过,成了莫须有。
但是在这一圈走访中,查出来了一个很有意思的东西,就是这个小姑娘的姓氏被查出来了,还有这个女孩的身份,她确实是科威特人,但她的父亲就是科威特驻美国大使,当时就坐在她身边,她们一家本身,是尊贵无比的科威特王室。
娜依兰本身的证词,也就是她所讲述的那个故事,是科威特政府(也可能是白宫,或者二者都知道)出了五十万美元找一家公关公司,对整个美国进行了一场政治公关。
后来的事实也证明了,这次的公关非常成功,在领导人与议员以及民众的博弈中大获全胜,这不是美国第一次欺骗民众,也不会是最后一次。
在中国古代,这些人被称为纵横家,一怒而诸侯惧,安居则天下熄。就像鳌中堂前面说的:“天子望气,谈笑杀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