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好的我们
璇美人(尚书省群友)
恍惚间,记得很久之前有一部青春校园剧,忘了什么片名,也只不过是在节目预告中不经意扫过几眼。虽只留丁点儿印象,但却始终也没忘掉,不知道为什么。如今,偶尔感伤时光流逝的时候,曾经的几个电视画面又再次闪过,可是因为不知道片名,也没有什么别的线索,只好作罢。这段时间在上海出差,偶然路过街角一个小小的书店,竟意外看到了这部剧的原著,通过书的封面又加以确认,对,就是这本书——《最好的我们》。
《最好的我们》以怀旧的笔触讲述了耿耿和余淮同桌三年的故事。耿耿和余淮两人,多年来一路走过的成长故事极其打动人心,整个故事里弥漫的,都是两人成长过程中细碎的点点滴滴。在我个人来看,对故事结尾的跌宕起伏并不感冒。在一定程度上,也许是为了呼应故事的结局,书中中段的情节略显牵强,甚至有些失真。其实,对于青春的回忆,能够深入人心的,抓住人心的,反而是源于真实生活,无限接近生活,感觉到就曾在你我身边、在年轻的岁月里发生过。
每一个经历过学生时代的人,在那些无忧无虑的日子里,或多或少都会留下无法忘记的段落。……曾经小心翼翼保存下来的一本同学录,几张照片,互送的礼物,课间传的小纸条,哪怕是听到当年流行过的音乐,都会在心中激起阵阵涟漪,直到泪流满面。
80后的学生时代,简单的不能再简单,吃喝不愁,安心学习,通过中考,更加努力学习,考入理想大学……也许是自尊心,也许是好胜心,为了名次处于前列,为了给爸妈争光,多数人都是如此简简单单地走过每一天。
其实,隐藏和充实在这份简单和平凡背后的,反而是那些学习之外的小情绪,虽然琐碎渺小,但却点亮着那些单纯而懵懂的青葱岁月。今天的你我不会记得当年做过的题目,但一定会记得那份期待带来的温暖,装饰的阳光明媚的每一天。
每个班里通常都有这样的配置:有一个快乐的胖子,有一个考试后总是愁容满面但成绩却稳若泰山居于前列的学霸,有几个学习不好每天淘出新花样的男生,有几个老实巴交毫无存在感的同学,有几个看似非常努力却总原地不动的同学,有一个受众多女生青睐的风云人物,有一个文静优雅而成绩优异的女神……这些,竟然从不例外。闭上眼睛,再把自己的学生时代回望一下,于是,每个人的笑貌神态都一一浮现于眼前。
耿耿说
同桌三年,你的影子和粉笔灰交织在一起,黑白分明,在我的记忆里转圈,我想,那时候的我们,是最好的我们。
情感如此单纯,眼泪如此剔透
那时的天总是很蓝,日子总是过的很慢
那段最好的年华,最好的阳光,最好的我们,是否未曾远离
耿耿说
不是爱情,也不是友情。他们问我为什么记得你,我也说不清,所有的一切都像流水账,细细碎碎的,捞不起来。
我不记得我们说过什么、做过什么,也不记得到底是谁抄了谁的作业,谁放了谁的自行车气。
但是我记得你
那三年,不管朝哪个方向看,余光里满满的都是你
听着关于你的流言蜚语,我选择活在自己的世界。直到你有你的故事,我有我的轨迹,生活就这样“完美”的错过。
离开校园后,生活不再是一条简单的直行线,工作,结婚,买房子,生孩子,要办好多好多的事,要处理好多好多的关系,直到焦头烂额,直到精疲力竭。
还好,现在还好
是啊,可能这是最好的样子
其实,最幸福的事,就是慢慢老去时,仍然可以和身边的人共同回忆过往,有过温暖的瞬间,足矣。
情深莫过陪伴
人生正如海滩一般,缀满了宝石般的贝壳,每个人都在这片海滩上寻找着自己心目中的最美的贝壳,然而,如果没有走到生命的尽头,我们就无法判断出哪一枚是最宝贵的。
人生的道路有太多的遗憾,但只要你抓住每一处自己已拥有的,便会减少许多遗憾。
青春就是这样吧,谨慎珍惜还是放肆恣意都一样,反正不管怎么度过,最终都会遗憾地明白,这段好时光,到底还是浪费了。
曾经的我们,是最好的我们
曾经的那个我,是最好的我
【作者简介】璇美人(1985-),尚书省群友,吉林敦化人,现就职于银行风险部,美貌与智慧的化身,妥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