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的精神》读后感 :教育是让一个人成为最好版本的自己

或许是偶然,《大学的精神》这本书总是和七这个数字有关。历经七年,走访七所世界常青藤大学,于2017年出版。

看到这一连串的七,仿佛是这个沉闷的夏日里突然吹来的一阵凉风,带着新鲜而自由的空气。忍不住想,那个时候多好。比起当前的国际形势和疫情的影响,那时国际间的交流不受限,更显弥足珍贵。而没完没了的疫情,和没完没了的意识形态的站队和对立,不知何时才能重新打开各国大门,重启各国之间的正常往来和交流对话。

这本书是Julia年初的时候推荐给我的,和很多书一样,买时心切,买来之后便束之高阁。此间,大家对于国内教育的质疑,对于疫情所带来的留学困扰,凡此种种,成为最近一段时期最热门的话题之一,不断在手机屏幕上刷屏,充斥着我们的试听。偶然看到书架上这本书,显然特别应景,就拿来一读,不想一下子爱不释手。一边读,一边为三个(其中主笔者主要是两个人)年轻作者的洞察力剖析力,和笔力折服。他们用了七年的时间,通过现地人物采访,和深入的探索研究,加上他们自身的知识储备与悟性,所倾注的精力,对各所学府的教育精神有其深刻的理解和输出,把每一所学校从外到内,从历史到当下,从学术到学生社团,都描写剖析得淋漓尽致,深动而客观地勾勒出每一所学府的传承基因及演变过程,各自所坚持和追求的教育理念及不断演进的教学内容。将七所名门大学的气质与精神跃然纸上,最终完成了一部四百多页篇幅的非虚构著作。给读者带来愉悦的阅读体验,同时也引发思考。感叹唏嘘之余,心里还有一种难以言状的莫名惆怅。当视线稍稍离开书页,思绪便回到骨感的现实,一个个沉重的问题不自觉地蜂拥而出:让孩子上了大学究竟能不能让他们变得更好?而什么又是更好?房子,车子,还是位子?当这些都毫不费力顺其自然地到手的时候,是否就是一个更好的自己?在我们的视线里还有没有什么超越了这些维度的其它的更好?

书中所选的七所世界顶级名校,包括哈佛,耶鲁,斯坦福,麻省理工,牛津,剑桥和海德堡。

每一所大学,都拥有着无比秀丽的风景,匠心独运又被自然风景环抱的校园建筑,它们成为教育的一部分,在校园里的短短几年,不仅像海绵一般吸取了知识,也吸取了环境所蕴育的精华,当他们走出校园成为正真的职场或政界精英的时候,美丽校园里的葱郁园林,错落庭院,菁菁芳草,潺潺河流,古老恢弘的建筑,都会化解在莘莘学子的气质里成为一个元素,这是出生学府的烙印。

七所大学虽同为名校,却在教育理念也各自不同。有的注重绅士精英的教育,神秘而守旧的社团组织有着其严格的入会门槛,必须携带的血统标签;有的专研学术而与外界保持着距离,独守象牙塔的纯净,而有的却是创新创业的摇篮,不断地将学术转化成商业,成为改变世界同时也改变自己的发动机。它们各自拥有独到而有趣的灵魂。

即使你有幸进了世界顶级学府,无关优秀与否,里面的阶级划分和身份认同也是戒律森严,各有一套。

著名的耶鲁骷髅会,是一个筑起高墙有着严格入会制度的特殊阶级社群,比起耶鲁,牛津的阶级划分似乎更为我们中国人所熟悉,好像和古代士大夫的划分有着那么一点相似之处。“英国的阶级划分与钱无关,与职业的关系也不大,语言是最重要的。一位操上层口音,用上层用语的人,会被认为是上层阶级,即使它挣的工资仅够维持生计,即使它做着卑微的工作,住在破旧的公寓,甚至即使他失业了,穷困潦倒,无家可归,他还是上层阶级。”

而哈佛的精英教育更像是培养一个真正意义上的知识分子。正如哈佛第二十八任校长德鲁 福斯特所说:

一所大学的精神所在,是他要特别对历史和未来负责,而不仅仅是对现在负责。一所大学关乎学问,影响终身的学问,将传统传承千年的学问,创造未来的学问。一所大学,既要回头看,也要向前看,其看的方法必须——也应该——与大众当下所关心的或是所要求的相对立。

在对大学应该是什么的不断的反思过程中,它们之间也有着诸多的共同点和默契。比如,大学并非职业训练场,大学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以及如何认识自我和世界的能力。所以,通识教育在大学教育时期所占的比例越来越大。

宇宙的复杂性,世界的复杂性,让各种思维在不断地撞击和融合甚至站队,尤其是在不确定性越来越多的时代,关于大学教育的本质,乃至教育本质的思辨也愈发激烈,如果大学的精神在于“对未来负责”,并且“对永恒做出承诺”,我们的教育,又该如何直视当下?

要说此书留给我最深印象的话,便是:

“就像你们会永远活下去一样学习,就像你们一天就会死去一样生活。”

因为这句话超越了生命阶段而贯穿生涯,超越了地域空间而适用于所有想要精彩地活下去的人。无论何时何地,人都可以成为一个更好版本的自己。

大柒W

赞(0)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帕布莉卡 » 《大学的精神》读后感
分享到: 更多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