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尔布雷思的名言集锦:“我们都认为悲观是智力超群的标志。”“美当然没有绝对的标准。所以追求美才会如此有趣。”“如果你什么都不想做,那么你就去开会吧。”“经济预测的惟一功能是让占星学变得令人尊敬。”“现代的保守主义者从事的是道德哲学中最古老的活动,也就是说,他们要为自私寻找一个超级漂亮的道德借口。”“许多美国人死于食物过多,而非死于食物太少。”
“当面临要么改变想法、要么证明无需这么做的选择时,绝大多数人都会忙于寻找证据。”“那些走运的人总是说他们过得幸福是因为他们的道德很高尚。”“难道你不明白吗,‘让一家企业停泊在废话当中,和让它驶入麻烦的思维之海比起来,是一种好得太多、太多的做法。’”“有权势的人总是宁愿拿全副身家去冒险,也不肯舍弃一点利益。”“在任何大型组织里面,和多数人一起错比一个人对安全得多。”
它再次证明能给人们带来好处的罪恶很难被消除,因为大量的人认为,一件事只要能给他们带来利润,就不可能是罪恶的。
◆ 第九讲 论学院派经济学:考虑跨学科需求之后的优点和缺点
有两种特殊的经验让我拥有一些有用的经济洞察力。一种经验来自伯克希尔·哈撒韦,另外一种来自我个人的教育经历。
伯克希尔取得了非凡的业绩,但我们从来毫不留意僵化的有效市场理论。我们也从来不曾留意从这种思想派生出来的各种理论。人们将这些学院派经济学理论用于公司理财,进而演变出诸如资产定价模式等等荒谬的理论,我们从来不去注意。鬼才相信只要投资高波动性的股票,每年就能获得比市场平均回报率高七个百分点的收益呢。
我受过的正统教育不多,而我性格中的独特性最终让我拥有了一些优势。不知道怎么回事,我从小就有一个多学科的大脑。如果篱笆那边,在别人的学科里有更好、更重要的思想,我就无法乖乖地呆在我自己的学科里。所以我就四面八方寻找那些真正有用的重要思想。没有人教我那么做,我天生如此。我还天生喜欢寻根究底。如果遇到难题,这是常见的事情,我就会努力去摸索,如果失败了呢,我就会先把它放在旁边,然后再回来对付它。
二战让我参军服役,于是我在服役期间学习了一些物理学知识。空军兵团把我送到加州理工学院,打算把我培养成气象学家,所以在那里我学到更多的物理学。当时我非常年轻,在那里掌握了硬科学中基本的全归因治学方法。那对我来说非常有用。
只有掌握了那些最基础的知识和原理,你们才能够清清楚楚地解释问题。而且你们要永远承认你们所用的基础知识来自哪个学科;当你们使用物理学的时候,你们要说你们是在使用物理学。当你们使用生物学的时候,你们要说你们是在使用生物学。诸如此类。我很早就明白这种治学方法能够让我的思想变得有条有理。我强烈怀疑它在软科学领域,也会像在硬科学领域那么有效,所以我就抓起它,终生把它用于软科学领域和硬科学领域。对我来说,这是个非常幸运的想法。
硬科学的知识组织模型提倡知识应该尽可能简化,所以如果有人以更为简洁的方法阐明一个原理,这个原理最初的发现者就会被历史遗忘。
两百年前,在技术发展和各种文明制度的推动之下,文明世界的人均产值每年的复合增长率达到了2%。而在那之前的几千年里,它的增长率就比零多了一点点。
经济学从很早的时候就吸引了人类历史上一些最杰出的作家。就以亚当·斯密为例。亚当·斯密是极其出色的思想家和极其出色的作家,乃至在他那个时代,德国最伟大的知识分子伊曼纽尔·康德直截了当地声明,德国没有人像亚当·斯密那么厉害。伏尔泰的措辞则比康德还要直接和犀利,听到康德的话之后,他立刻说:“哦,法国甚至没有人可以拿来跟亚当·斯密比较。”所以经济学从一开始就拥有一些非常伟大的学者和一些非常伟大的作家。
经济学有哪些缺陷呢?1. 致命的自闭,导致“铁锤人综合征”,通常会引起经济学家过度强调某些可以量化的因素。
我很喜欢那句话:“如果一件事情无法永远延续下去,它最后就会停下来。”
我的第四点批评是,经济学界太过强调宏观经济学,而对微观经济学的重视程度不够。我认为这是错误的。这就像不懂解剖学和化学,却想要掌握医学一样。除此之外,微观经济学是很好玩的。它能够帮助你们正确地理解宏观经济学,它就像耍杂技那么好玩。与之相反,我并不认为人们研究宏观经济学能够得到那么多乐趣。最重要的原因是,他们经常犯错,因为他们想要理解的系统实在是太复杂了。
极度的成功很可能是由下面这些因素共同造成的:1.将一到两个因素最大化或者最小化。例如,好市多或者我们的家具电器商店。2. 增加一些成功的因素,以便取得更大的成效,这种成效的提高通常是非线性的,让人想起有关临界点或者物理学中的临界物质的理论。结果通常是非线性的。你们只要再增加一点点物质,就能得到一种lollapalooza效应。当然,我这辈子都在寻找lollapalooza效应,所以我对那些能够解释这种效应如何发生的模型特别感兴趣。3. 将几个优点发挥得淋漓尽致。例如,丰田或者勒斯·施瓦伯。4. 顺应某些重大的潮流。例如,甲骨文。顺便说一句,我在今天的招待会上认识了甲骨文的财务总监杰夫·亨利,但我在认识他之前就说过甲骨文的好话了。总而言之,我建议你们在解决问题时使用一些快刀斩乱麻的运算法则,你们必须学会正向地和反向地使用它们。
奢侈品:提高价格能够改善奢侈品的“炫耀”功能,销量有时会因此而增加。顾客也有可能认为价格更高的产品质量更好。
最典型的例子来自投资管理行业。假如你们是某个开放式基金的经理,想要卖出更多的份额。人们通常会得出下面的答案:你们如果提高佣金,最终的买家所得到的基金份额自然就会降低。
所以你们要是提高每份基金的价格,就等于是在出卖最终的客户。而你们可以利用额外收取的佣金来贿赂客户的交易经纪人。你们通过贿赂使得经纪人背叛他们的客户,用客户的钱来购买高佣金的产品。这种做法至少为共同式基金增加了一万亿美元的销量。
我认为你们在生活中并没有必要去推销那些你们自己永远不会购买的东西。即使那是合法的,我也不认为那么做是一个好主意。但你们不应该完全接受我的观点,因为那会让你们有找不到工作的风险。你们不应该接受我的观点,除非你们甘愿冒着只能在少数几个地方找到工作的风险。
第二个和综合相关的有趣问题涉及经济学中两个最著名的范例。第一个是李嘉图提出的贸易中的比较优势原理,另外那个是亚当·斯密的图钉工厂。当然,这两者都能极大地提高人均经济产出,都能将各种职能分配到那些非常善于执行这些职能的人手里。然而,它们也有很大的差别:前者——图钉工厂——是中央计划的极端典型,它的整个系统是由某个人设计出来的;而后者,也就是李嘉图的相对优势,则完全是自发的国际贸易自动产生的后果。
亚当·斯密在1776年出版的《国富论》中记录了他在一家图钉工厂观察到的现象。那家工厂只有10个人,却每天能生产48000颗图钉,因为它实行了专门化的劳动分工。如果每个工人要独自完成制造图钉的所有工序,那么他每天只能制造20颗图钉,整个工厂的总产量只有每天200颗图钉。斯密不吝赞美地指出,这家实行专门化劳动的图钉工厂极大地提高了生产力,代表了经济发展的方向。
我们原本可以去找麦肯锡,或者一群哈佛大学的教授,那样的话我们将会得到一份十英寸厚的报告,阐述各种方法,建议我们如何让这家位于糟糕城区的失败酒店走出困境。
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发现了普朗克常数的伟大物理学家普朗克曾经研究过经济学。他后来放弃了。有史以来最聪明的人之一普朗克为什么要放弃经济学呢?答案是,他说:“经济学太难了。你想尽办法,得到的结果却总是无序而不确定的。”这满足不了普朗克追求有序的愿望,所以他放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