萨尔曼•鲁西迪《午夜之子》书评_读后感_历史故事_作者轶事

《午夜之子》
萨尔曼•鲁西迪

1981

1993年,萨尔曼•鲁西迪的代表作获得了“特别布克奖”(“特别布克奖”,即“Booker of the Bookers”,是当代英语小说界最高奖项布克奖为了纪念设立二十五周年而颁发的特别奖项。)的极高荣誉。他在写这部作品时,选择不去考虑读者的敏感和脆弱,他说自己不会做出这“糟糕而可怕的让步”。《午夜之子》着重描写的是他从个人经历中了解的印度。他觉得1981年以前的英语文学都没能充分展示自己心中的印度。“是的,我的确觉得,虽然当时英语文学世界佳作甚多,但并没有哪一部作品充分描写了我所成长所了解的那个世界,引起我的共鸣。”鲁西迪在接受哥伦比亚大学南亚研究所教授葛莉•薇思瓦纳珊采访时说:“那些小说的语气都非常冷静、温和,富有古典主义的意味,在语言学上比较遵循正统。我心里就想,印度不是这个样子。印度那么混乱、喧闹、粗俗、拥挤,跟正统一点儿也不沾边。那里有花天酒地,有性骚扰,包罗万象。”
“1976年的某一天,日期我记不大清了,一个年轻又一无所成的作家正为一个还举棋不定的宏大故事而纠结,他决定从头开始,这次要用第一人称来叙事。那些写下的东西,成了《午夜之子》开头的很大一部分内容。”这是鲁西迪2008年写给《卫报》(The Guardian)的一篇文章的开头,他在文章里介绍了自己笔下那位叙事者对刚刚赢得独立的印度进行的探索。
鲁西迪出生在孟买,对印度的描述有理有据。他有个最令人难忘的比喻,说印度是“一群人”。“你怎么去讲一群人的故事?怎么去讲众人的故事?核心的叙述必须推开人群,找到出路。”那么他是怎么做的呢?他创造了一个叙事者,撒利姆•撒奈伊,并写道:“到现在我还能唤起那时候发自内心的愉悦,我刚刚发现了撒利姆•撒奈伊的声音,由此也发现了我自己的声音。我一直觉得,那天,那个时刻,我才真正成了一名作家,之前的十年都只能算错误的开始。”
撒利姆是鲁西迪的工具,后者用前者来为印度描绘了一幅不为外界熟悉的肖像。这肖像给人一种生机勃勃的感觉。尽管西方读者对这肖像完全陌生,却又有所共鸣。接受《巴黎评论》的采访时,他说:“书中有个主题越来越鲜明,那就是任何一个地方的故事,也是其他所有地方的故事。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这个道理我早已明白,因为我出生和成长的印度,就是个东西方完全混杂的国度。我一生中的种种际遇,让我有能力写出把全世界不同地方汇聚在一起的故事,有时候这种汇聚非常和谐,有时候会产生矛盾冲突,有时候两者兼而有之,通常都是最后一种情况。”

赞(0)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帕布莉卡 » 萨尔曼•鲁西迪《午夜之子》书评_读后感_历史故事_作者轶事
分享到: 更多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