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色》
艾丽斯•沃克
—
1982
“妈妈在咱们的小棚屋周围种了很多很多花,于是原来那个破旧的小棚屋消失了,变成了……就是一个很棒的地方,”2013年,艾丽斯•沃克在接受《赫芬顿邮报》(Huffington Pos)采访时如是说,“所以,我对贫穷的看法总是隔着一层屏障,这屏障就是无限灵巧的创造与艺术的力量。”1944年,沃克出生在佐治亚州的伊顿顿,父母都是佃农。那时候,在美国南部腹地,种族主义依然盛行。1961年,她离家前往史贝尔曼学院求学,在去程大巴上,一个白人女性要求大巴司机强迫沃克到大巴后面去坐。司机也理所当然地照做了。“我要么拒绝他们的要求,坚持坐在前面,然后被捕,待在这个小镇上,”她回忆,“要么就听话,待在车上,到亚特兰大去读大学,立刻投身到民权运动中。”
沃克不断遭遇种族歧视,她认识的很多人也都有类似的遭遇,但她读的那些书里,这样的事情却极少有人去写。“我认识的那些人,他们的生活在大多数文学作品中都是不存在的。比如,我妈妈这样的形象,在文学作品里根本找不到。我满心满怀都是她,所以她怎么就不能存在于字里行间呢?大家都很喜欢我的父母和祖父母,我听人讲他们年轻时的故事,特别吸引人。我开始写这本小说,就是因为渴望听他们讲故事。我非常坚决地要让他们发声,因为你不让别人自己发声的话,根本就无从得知他们到底是谁。他们就这样被抹去了,消失了。”
沃克对那些面临被驱逐命运的佃农进行了采访,将他们的讲述转录成文字,用他们的故事和那些她从小到大认识的人的故事写出了《紫色》——帮她赢得了普利策小说奖。“我希望人们在读《紫色》时能够理解的是,我们也许真的会遭遇各种各样的不幸,然而生活仍然是那么奇妙而丰富,我们可以活在当下,我们仍然可以非常幸福快乐。”
“我认识的那些人,他们的生活在大多数文学作品中都是不存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