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农场》
乔治•奥威尔
—
1945
出生在孟加拉的乔治•奥威尔直言不讳地批评政府权力过剩,他的社会主义思想来自多年见证大英帝国在印度的精英统治。奥威尔对社会主义的看法来自诚恳的思考,而不是教条主义的愚忠,因此他开始质疑苏联的体制。尽管国家的名字叫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约瑟夫•斯大林的所作所为却很少能吸引奥威尔这样的国际社会主义思想家。参加西班牙内战期间,奥威尔见证了“极权主义的政治鼓吹是多么轻而易举就能控制民主国家里已被启蒙的人民的思想”。斯大林推翻了将权力分散给沙皇的半封建制度,自己当上了独揽大权的独裁者。这正体现了奥威尔的观察。奥威尔指责苏联政府正是如此,认为他们给社会主义带来非常负面的形象。
在《动物农场》中,拿破仑代表的就是约瑟夫•斯大林,雪球则是列夫•托洛茨基。弗拉基米尔•列宁统治时暴乱四起,盟友们开始争夺他的位置,斯大林和托洛茨基在其中脱颖而出。斯大林暗中操作,巩固权力,打败了托洛茨基,于1936年将其驱逐出俄国。斯大林统治时期,俄国笼罩着恐惧,饿殍遍野。为了确保全民支持,斯大林用托洛茨基当替罪羊,靠仇恨制造了团结。拿破仑就像斯大林,巩固权力驱逐了雪球,风车倒了之后,还说是雪球的错。关于用动物来表现主题,奥威尔写道:“我看到十岁左右的男孩儿,赶着一匹巨大的拉车马,在很狭窄的道路上走着。马儿想转弯,男孩儿就朝它抽鞭子。我灵光一现,想到要是这样的动物明白自己有多大力量,我们人类根本无从控制它们。人类对动物的剥削,正如富人剥削无产阶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