杰克•凯鲁亚克《在路上》书评_读后感_历史故事_作者轶事

《在路上》
杰克•凯鲁亚克

1957

《在路上》也许是“垮掉的一代”中诞生的最受欢迎的文学作品,杰克•凯鲁亚克大概也是“垮掉派”中最受欢迎的作家。这本小说的著名之处,就是极度意识流的写作风格。关于这个问题,凯鲁亚克告诉《巴黎评论》:“你说什么风格?哦,《在路上》的风格啊。好吧,就像我说的,考利(指评论家马尔科姆•考利,凯鲁亚克在他的帮助下出版了《在路上》。)早就对最初手稿的风格进行了修改,我根本没什么权利抱怨,但从那以后我的书都是写成什么样就出版成什么样,风格各异,从《铁路地球》极具实验性的速写法,到《特丽丝苔莎》那种内涵丰富的神秘主义。《地下人》就接近(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地下室手记》,那种疯狂的自白,还有《大瑟尔》中完美的三位一体,这本书是用流畅顺滑的文字来讲平淡的故事,再到《巴黎之悟》,那是我第一次酒不离身(干邑白兰地和麦芽酒)地写一本书……《梦之书》也别忘了有点像半梦半醒之人拿着铅笔在床边写下的文字……是的,用铅笔……这工作太妙了!睡眼蒙胧,精神失常,因为睡意茫然困惑,各种细节接踵而至,你把它们一一写下来,不明白究竟是什么意思。直到你真的起床了,喝了点咖啡,再回头去看那些文字,就看到梦有自己的逻辑和语言,明白吗?……最终,我在身心俱疲的中年决定慢下来,写了《杜洛兹的虚荣》,风格稳健了很多。之前多年我写的东西都那么晦涩难懂,早年的读者可以通过后来写的这本书,看看我的生活和思想在十年中经历了什么样的变化……毕竟,我能给读者看的也只有这些,讲述我见证过的真实故事,表达我对这些事情的观点。”

赞(0)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帕布莉卡 » 杰克•凯鲁亚克《在路上》书评_读后感_历史故事_作者轶事
分享到: 更多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