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珍珠耳环的少女》
特雷西•雪佛兰
—
1999
特雷西•雪佛兰这样描述《戴珍珠耳环的少女》的写作灵感:“我选择了维米尔的画,是因为它又美又神秘。他画中那些孤独的女人们在做着家务:倒牛奶、读信、称金子、戴项链……我们通过这些画,偷偷窥探她们所属的那个世界。这似乎是一种秘密的行动,画中的女人似乎并不知道我们在看着她们,你能感觉画布之下有暗流涌动,有我们无法心知肚明的神秘事物。世人对维米尔知之甚少,这实在不符合常理。不过这反而皆大欢喜了,因为这样我就可以编造很多故事,不用担心这是否符合真实的史料……我熟悉他的很多作品,但给我最大灵感的当然是这幅画。这幅画的一张海报就挂在我卧室的墙上,从我十九岁起就一直陪着我。我经常躺在床上看着画,浮想联翩。这幅画真是给人留下了很大的遐想空间。我从来都猜不透这个少女在想什么,脸上的表情是什么意思。有时候感觉她很悲伤,有时又觉得她在诱惑对方。所以,几年前的一天早上,我躺在床上,为下一本书的主题忧心忡忡时,抬头看到了那幅画,就想维米尔对这个模特说了什么,做了什么,让她呈现这样的形象。那时我就把这个故事编好了。”
尽管很喜欢这幅画,雪佛兰还是坚称,她的小说并非取材于真实的故事。“那不是一个真实的故事。没人知道这个少女究竟是谁,也不知道他那些画里的别人到底是谁。世人对维米尔知之甚少,他没有留下笔墨,甚至连草稿都没有一幅,只有三十五幅画。极少数已知的事实来自法律文件:他的受洗、结婚、孩子出生、遗嘱……我很谨慎地完全还原这些已知的事实。比如,他与卡瑟琳娜•波尔内斯结了婚,生的孩子里面有十一个活了下来。别的事情就没这么简单明了了,我只能做出很多选择:他岳母的房子他可能住过,可能没住过(我决定让他住进去);他结婚时改信了天主教,但不一定是因为凯瑟琳娜是天主教徒(我决定他是因为这个原因改变的);他可能是发明显微镜的科学家安东尼•列文虎克的朋友(我决定他确实是)。但还有很多内容都是我信手编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