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这个独一无二的个人自我外
不应再有更高的权力
生命的中心和目的是人
个性的成长与实现是最终目的
作者 艾里希·弗洛姆(1900.3.23-1980.3.18)
看到书名《逃避自由》时,我脑海中立刻浮现出《卡拉马佐夫兄弟》中《宗教大法官》的内容。在其中,陀思妥耶夫斯基生动地描绘了何谓逃避自由。
故事中,耶稣将自由赋予信徒,结果却反而搅和得他们的心灵不得安宁。自由使人受苦,「忐忑、惶惑和不幸——这就是你为人们的自由历尽磨难之后他们如今的命运」。
教会则依靠奇迹、秘密和权威把人们当奴隶一样驯服,结果「人们大为高兴,因为他们又被当作羊群领着走了,而且给他们带来这么多痛苦的可怕禀赋终于从他们心上解除了」。「我们能使他们相信,只有当他们放弃自由,把它交给我们,服从我们的时候,他们才能成为自由人。」于是,人们在自欺的基础上,获得了所谓“福祉”。
自由与孤立是一体两面,它必然引发焦虑和不安。这使人们产生向权威寻求庇护的冲动,渴望权威镇压住自己恐惧和惶惑,以获得暂时的安宁。这便是逃避自由。
令我意外又惊喜的是,读到本书第五章时,竟然发现作者弗洛姆也引用了《宗教大法官》中的话,来形容受自由带来的孤独感和无能为力感折磨的人的心态:「最迫切的需要是找到一个可以投降的人,尽快地把他这个不幸的受造物与生俱来的自由交给那个人。」
陀思妥耶夫斯基 《卡拉马佐夫兄弟》
在我看来,这整本书可说是《宗教大法官》的深挖版和扩写版。
作为“精神分析社会学”的奠基人,弗洛姆从中世纪后西方社会演变的层面分析了自由的成因和后果,讨论了自由的两面性,尤其着重剖析了人们在面对作为负担与危险的自由时的心理逃避机制,并以此解释了法西斯主义兴盛的原因。
从历史的角度看,中世纪式的人与宗教的纽带已然断裂,近现代的欧洲史就是一个个体化、自由化的过程;从个人的角度看,孩子与父母的纽带在成年后断裂,而进入社会也是一个个体化、自由化的过程。
自由具有两面性,它一方面使人可以独立自主,感受到尊严和自我实现,另一方面也使人孤立,感受到焦虑和无能为力。前者称为积极的自由,后者称为消极的自由。
现代的社会结构强制性地赋予人自由,却由于主观和客观上的原因抑制了自我的发展,使人无法体会到积极的自由,而只能被消极的自由所支配。于是人们强迫性地渴求重新建立纽带,试图通过消弭个人自我与社会之间的鸿沟来克服孤独。
权威主义、机械趋同和破坏欲是三种常见的逃避机制。
权威主义指极度贬低自我,强调自己的微不足道,把自我彻底消融于某个强大权威之中,依靠臣服来获得与权威融为一体、自己的力量也变得强大的错觉。
机械趋同指完全按照文化模式提供的人格塑造自己,用外界灌输的思想、情感、愿望来代替真实自我,为了克服丧失个性带来的恐惧,他被迫与别人趋同,在他人认可中寻找身份认同。
破坏欲指全然不顾自我,依靠消除权威、消除所有的外在威胁乃至消除整个世界的方式,企图填平自我与社会的鸿沟。
这三种逃避机制都是依靠压抑自我来压抑孤独感和焦虑感,但它们都建立在错觉和自欺之上,并没有解决根本问题。
弗洛姆认为,这种逃避自由的不良心理机制在社会中形成主流,就是新教诞生壮大以及法西斯主义一度猖獗的重要原因之一。
最后,弗洛姆提出依靠自发性的创造、劳动和爱来壮大自我,追求积极自由是一条更好的路。「自由扩大的过程并非恶性循环,人可以自由但并不孤独,有批判精神但并不疑虑重重,独立但又是人类的有机组成部分。」
这本书出版于1941年,彼时正是二战期间,作为德裔犹太心理学家,弗洛姆写作此书的本意是分析法西斯主义的社会心理学基础。
但直到80年后的现在,这本书依旧没有过时。想必任何人都能在自己和周围人的身上观察到权威主义和机械趋同。
尤其是在受疫情影响和经济下行的今天,自由积极的一面被不断压缩,消极的一面却愈发膨胀。我们被迫切断一些与外界的积极联结,使孤立感变得尤为突出,对未来的悲观看法和不确定性,则加剧了无能为力感。
我常常觉得如今的世界越来越极端,其底层心理机制也许就是逃避自由。难以忍受的孤立感导致了非理性的站队和立场先行,因为这样可以让人忽略复杂的自我,一切都被统合到支持与反对两个极端,于是孤立的复杂个体被虚假地联合成两个团体,个人在团体中获得强烈的力量感、安全感和身份认同。同时,那些试图保持独立思考、进行理性表达的个体,会受到来自两个极端的攻击,于是感受到更加强烈的孤立和无力,迫使他屈服和融入极端的团体。这就形成了一个正反馈系统。
在这样一个时代,追求积极自由是多么地艰难。
按照弗洛姆的观点,法西斯主义是一种使个人臣服于外在目的,削弱真正个性发展的制度,也就是一种阻碍个人追求积极自由的制度。而今又如何?
前些日子曾和一位好朋友深谈,关于做什么的时候最快乐。我是在自娱自乐,譬如读书写书评、学语言、画画时,她则是在用切实的行动帮助了他人时。我戏称她的是“大乘快乐”,我的是“小乘快乐”。
现在看来,这两种途径似乎都是在使自我更强大。我侧重于吸纳知识和输出作品,在能够切实感知的进步中证明自我的存在和成长;她则侧重于改善周遭他人的处境,从向好的变化中感受到自我的力量和价值。
很神奇的是,如果创造性行为的最终目的不再是为了完善自我,这种快乐就将消失。比如,同样是“阅读”这个行为,当我看书是为了发一篇书评来变现,或者是为了获得别人的大量点赞,又或者是为了能立刻掌握某个知识点来向别人炫耀或赢得辩论,这种快乐就啪地没了。
功利性的目的是极大的诱惑,我也不可避免地在很多时候落入陷阱,因为欲望、因为惶惑、因为虚荣。但每一次都发现,它看似在赋予一个行为更多的意义和价值,到头来却损害真正的快乐。
弗洛姆说,积极自由的原则是「除这个独一无二的个人自我外不应再有更高的权力,生命的中心和目的是人,个性的成长与实现是最终目的,它永远不能从属于其他任何被假定的更具尊严的目的」。这段话无疑高度概括了我的感受。
严格来说,这本《逃避自由》并不符合现代的实证主义心理学标准。弗洛姆的理论并未经过实验验证,而是通过形而上的思辨和推理来构建出一套能够解释生活现象的体系。它更像是哲学,而非科学意义上的心理学。
对此,我只能说,这套理论对我个人而言具有启发意义,它给了我一个看待社会现象的新视角,也让我反思和整理生活,在获得“小乘快乐”的时候更坦然、更坚定。
最后,愿世界和平,愿贫乏远离,让我们都能生活在更加包容的环境,让我们都拥有实践“大乘快乐”或“小乘快乐”的资本。
. The End .
shadow0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