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HAOMIN
顺势而为—雷军传,作者采文 ,豆瓣评分7.7分。
这本书是9月份看的,到现在一月有余,书里面具体的细节我也忘记的差不多了,但读完一本书多多少少会留下点什么吧,而留下来的就是影响一个人最重要的东西。
1 雷军是一个非常努力的人
我曾经以为,牛逼的人动动脑筋就甩一般人好几条街,他们活的轻松自在,似乎高智商可以解决工作与生活中的大部分难题。
看《雷军传》的时候我惊讶于他的努力,特别是在金山工作期间,他对工作的投入可以用“鞠躬尽瘁”来形容了。在项目开发过程中他也会遇到难题,也会遇到高智商无法马上解决的问题。怎么办,不停的思考、不停的加班、不停的尝试……
“成功的花,人们只是惊艳她现时的明艳,然而当初她的芽儿,浸透了泪泉,洒遍了血雨。”当你在为加班半小时抱怨不已,当你觉得压力山大满脸冒痘的时候,雷军的付出和所承受的压力也许是你的N多倍。
所以,他现在所拥有的一切配得上他付出的努力。
2 雷军也经历过人生的挫败
看雷军的奋斗史,你会发现他并不属于一路在坦途中奔跑的人。金山工作期间他遇到过一个有一个坎,离开金山后过了一段时间“除了钱一无所有”的落寞日子,创立小米经历过前几年小米的下滑期。
我一直在想,在他经历这些人生的挫败感时是如何走出困境的呢?他是否也会如我们普通人一样对自己失去信心、对未来充满恐惧?看到他经历过的起起伏伏的时候,突然觉得这样的大咖式的人物变得丰富多彩起来。
现在的你是否也正处在人生的低谷期呢?工作不顺?感情坎坷?我相信,这些看起来让你悲伤难过的黑色时刻正是黎明到来之前的前兆,而人生中的不断升级正是由这些重要的点组成。
3 雷军是一个思考问题很细致的人
也许是技术出身,而且是程序员出身的缘故,雷军做事情的细致程度超出了我的想象。
比如书中有描述一个他制定了请人吃饭的流程。什么时候做第一次邀请、什么时候再做第二次邀请、最后做第三次邀请,每次邀请客人都会升级一下邀请形式。最后他说的一句话我印象很深刻,他说如果一个人被他这样邀请了三次还不来,多多少少会有点愧疚感,会觉得欠他人情了,下次再谈什么时候也好办些。
你看,心思多细腻啊。
不要总以为大佬们想的问题都特别宏观,其实他们在小的事情上也一点都不马虎,他们看重任何事情。
现在的我也越来越认为,成功的人之所以成功,是因为他们把你认为“就那样,差不多就可以”的事情做到了极致。
4 雷军是一个能接受改变的人
成功的人是坚持不懈的人,不达目的不罢休的人,这是我对成功人士的一些印象,但在看这本书的时候我发现雷军有点特别。
比如,他发现卓越网做不好了就不犹豫的卖掉了。对于很多人而言,自己投入了很多精力做的事情怎么能说不做就不做呢。雷军却说,要顺势而为。
雷军在本书中说的最多的就是“顺势而为”,我想他的这种思想领悟可能来自于他离开金山时的一些感悟。
雷军在金山工作了16年,一份工作做16年足以说明他是一个不喜变化的人。但在金山工作的后期,他自身陷入了情绪的纠葛和工作的瓶颈期,始终无法突破。怎么办?他最终选择了离职。他说,为什么不能选择离开呢,离开也是一种方式啊。
离开之后的雷军后来机缘巧合的成为了天使投资人,后来又创办了小米,这都是他顺势而为的结果。如果他死守金山,还会有现在的雷军吗?
“顺势而为”,这是本书的副标题,也是雷军在很多场合说道的词。我的理解是,在某些时刻要适当的放手,或者寻求新改变,这些Timing,就是趋势。按照趋势去做事情,而不是死磕,也不失为一种解决问题的方法。
雷军的顺势而为的想法很容易给人造成一种没有情怀感的误解,反而多了一种商人的“小聪明”。是的,他没有太多“梦想”之类的词汇,更多的是如何“做强”。事实上,雷军也有自己的价值观,比如与人为善、传递正能量等。相比于要改变世界的伟人,他把自己包装成现实生活中的普通人,只是厉害了那么一点点。
5 此时此刻,这本书留在我脑海中的真实感受是这样的
——现在的我拥有什么样的生活与我的努力和付出有关,如果生活不尽如人意也不要抱怨,更不要羡慕别人,保持平常的心态。如果我想生活的更好,那么更努力吧。
——像程序员一样去细化一些问题,不要以为事情太小就忽略
——挫折对漫长人生而言是最普通不过的事情了,伟人们也会经历,别要死要活的,战胜它你就升级了。
——如果工作或者生活找不到出口,别着急,别撞墙,学会顺势而为,也许当下的“势”就是改变,就是离开,就是放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