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大山同学
昨天近现代史料学课上老师提到了约翰·拉贝和他的日记,这是我第一次听到拉贝这个名字,我对他很陌生。那么约翰·拉贝究竟是何方神圣?他或许没有奥斯卡·辛德勒那么名声赫赫,但是他为中国人民做出的贡献却不亚于奥斯卡·辛德勒为犹太人所做出的贡献,他是中国的“辛德勒”。今天我看完了《拉贝日记》这部电影,下面我想和大家分享一下我的感悟。
1937年12月的一个晚上,在中国生活将近20年的德国西门子公司南京分部负责人约翰·拉贝和他的妻子在参加专门为他而举办的欢送舞会,因为他在第二天就要踏上归国的客轮,回到柏林西门子总部。然而就在这时,日本的飞机轰炸了南京城。在这危急情况下,拉贝不顾生命危险,依然打开了公司的大门,将困在门内的中国员工放了出来。此时,日本的飞机还在狂轰滥炸,拉贝命人打开照明灯,从汽车的后备箱中找出纳粹的党旗,将纳粹党旗展开,让中国员工们跑到纳粹党旗之下,因为德国与日本当时是盟国,日本的飞行员看到了纳粹党旗就不会轰炸那里了,于是这些人才躲过了一劫。看到这一情节,我心中感动、同情、愤怒之余,还隐隐地感到悲哀,为上个世纪积贫积弱、任人宰割的中国而悲。在中国的大地上,一群中国人,在日本飞机的狂轰滥炸下四处逃命,最后只有躲到纳粹党的党旗下才可以免于轰炸,得以活命。这真是的天大的笑话,也是个巨大的讽刺,落后的国家必定摆脱不了被侵略的厄运。
在第二天的清晨,轰炸结束之后,南京城里的外国人开始聚在一起,商量应对危机的对策。南京金陵女子学校的老师借鉴上海成立难民安全区的做法,提议在南京成立难民安全区,并且推荐拉贝担任难民安全区的主席。这是因为拉贝是德国人,还是的德国的纳粹党党员,与日本人交涉比较方便,更有发言权。尽管拉贝在第二天就要回到德国,但是为了挽救更多的中国难民,他还是选择了留下来,接受了任命。拉贝在南京亲眼目睹了日本军国主义在中国残杀俘虏、虐杀无辜百姓、强奸妇女等一系列的暴行,他写信给希特勒,希望借助希特勒的力量结束日本军人的暴行,结果可想而知,必定是石沉大海,没有回音。残忍的日军竟然连难民安全区里的平民百姓都不放过,以安全区藏匿中过俘虏为由,杀害中国百姓,最后被拉贝机智化解。影片中日军的残忍杀戮显现出来的兽性与拉贝等人的人道主义精神形成鲜明对比,将人性的善与恶展现的淋漓尽致。
在那场浩劫之后,拉贝回到了德国,因为德国在二战中与日本是盟国,希特勒不允许拉贝讲出他在中国南京的所见所闻,所以他在德国备受盖世太保的迫害。在二战结束之后,拉贝因为自己之前的纳粹党员身份处处碰壁,晚年生活十分凄凉。在拉贝人生中最困难的时刻,南京的市民为他筹集了几千美金的生活费用,漂洋过海地为他送去,报答拉贝为中国人民所做的贡献。拉贝和他的同伴在南京建立的安全区保护了中国近20多万人,他们不惧个人安危、无私奉献的人性关怀将永记史册,历史不会忘记他们,中国人民也不会忘记他们。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