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高原麦客
终于读完沈从文的《边城》,掩上书的那刻竟然有一丝伤感。那些朴素的文字,故事中透着淡淡的忧伤,似乎就发生在昨天。我能感受作者细腻、丰富的内心世界,以及饱含炽热的情感。
物是人非,人已去,书还在,那是一种怎样的伤怀?
一个人之所以伟大,是因为在他走之后,他的文字依然可以温暖、教育、鞭策、启发和点亮更多的人。活着的人,可以通过文字和他对话,了解他所生活的社会。有一种灵魂穿越时间隧道极致,也是一种无以言状的美好经历。
那一刻,仿佛你正在和作者并肩行走在乡下,某一条坑洼不平的小道上。或者某一个小镇的街道上,集市上的叫卖声不绝于耳。又或者两人坐在一间木房子里,喝着茶,一边欣赏院子里的紫丁香,一边谈一些漫无边际的闲话。
但那种伤怀,始终无法消散。你只觉得你离作者是那么近,又是那么远。生死把人隔在两个世界。你的世界,他真真切切的存在过,可他的世界不曾有你。
活人总试图穿越生死,让一段友情从此展开,这又怎么可能?不过是一种不切实际的妄想。我想,大致世上的书痴,由此而来吧?
每一个伟大的灵魂,都曾像花朵一样,饱满鲜艳的活过。虽然他们知道,终有一天他们会死去。就像所有的生命一样,这是一个毫无悬念的,无法逃避的,充满着悲伤色彩的结局。
伟大人的最伟大之处,在于,他明白如何运用文字这种媒介,把一些属于灵魂层面的东西,记下来,留给能读懂的那些人。被别人明白,被别人弄懂,被别人的发现,被别人挖掘,对于死去的灵魂,本身就是一种生命的延续。
虽然你无法选择,虽然这是唯一的结局,始终有那么一些悲情,可总比什么也没有留下好。不知道是哪位作家说,“人的生命只有一次,等于他从未来过这个世界。”
可如果人的生命有无数次,就不会有那么多的遗憾、伤感和灰心丧气,因为一切都可以在以后重新开始或者弥补。
前几天,再次翻看梭罗的《瓦尔登湖》。里边有这样一段文字,让我震惊,这不就是在写作中,我一直想要表达的思想吗?突然有了一种英雄略见所同,惺惺相惜之情。
“我认为每个作家迟早应该朴实真诚地记录他们自己的生活,而非只是描述他听来的别人的人生;甚至在我看来,一个人只有在举目无亲的远方才能真诚地活着。”想想也是,自己才是最好的作品,因为没有人比你更了解你自己。
再看那些讨好的文章,虽然也对别人有用,也会制造影响,甚至由此会改变自己的生存状态,也会因为有用,被长久留存下来,但已经失去作为文字最真实记录的作用。
多年以前,我在网上看到这样一个故事,有个写作者遇到写作的瓶颈期,无论怎么写,都觉得自己文字存在瑕疵,不是读者想要的东西,更不是自己想要的东西。这种状态让他患得患失,到最后一个字也写不出来。
他去请教一位高人,高人对他说:“想要文章打动别人,就写你最熟悉的事情,写你身边的事情,甚至写你自己身上发生的事情。写作没有技巧,唯有真诚。”那些能穿透灵魂的文字,一定是发自肺腑、来自灵魂的天籁之音。
现在每次阅读《瓦尔登湖》,都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作者是通过自然,阐述灵魂的高贵、敏感、和圣洁。没有高贵的灵魂,就不能写出那些直击人心的文字。
梭罗生活的时代,距今约158年。但我敢肯定,再也没人能像他一样,为写一本书,而在一个远离都市、远离文明、远离物质的世界里。不靠外界的帮助,在湖边开地耕种,自己养活自己,才成就了那本《瓦尔登湖》。
与其说为了写书,住在湖边,过一种世外桃源的生活。不如说是这种宁静的林间生活,成就了一个好作家,成就了一本好书。我想,唯有高贵的灵魂,唯有真诚的情感,才是成就一本好书的最好的条件。
以前,不知道在哪里看到这样一个逻辑,如果有一件好东西,它已经存在很久,那按照逻辑,这件东西依然会存在更长的时间。
名著就是这样,虽然写书的人已经去世几十年、甚至上百年,但那些文字不会因为时间的流失而沉没,而且经过时间的淬炼,还会灼灼发光,点亮更多的人。
林清玄是台湾作家,也是当代的名人。可我是在他去世后,才关注他,看他的散文。每次看他的文章,就会产生一种错觉。他所写的那些文章,虽然都是生活中的小事,是一些细枝末叶,但我会真切的体会到,其实他一直都在我们身边。
就像是在不远的地方,一边喝茶,一边欣赏花瓣如何凋落。
无论是一款经过时间发酵的美食,还是一个富有深意的背影,又或者是一场雨,一个醒来的黎明,一段久远的记忆,都会把人代入他所营造的那个唯美且富有诗意的意境。让读过他书的人,会爱上自己,也会爱上此刻的生活。
生活里从来不缺美,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发现美的灵魂。而伟大的作家,都善于换一种方式,带你在平凡朴素的生活中找到那些不经意被你忽略掉的好东西。
不可否认,我是一个不折不扣的悲情主义者,对一切美好的、已逝的东西、都心怀眷恋,常常又无能为力。缅怀他们最好的办法,是通过回忆和文字的路径,直抵他们的内心和世界。
人已去,书还在。通过一本书相遇,已是一种幸运。我期望和他们促膝而坐,聆听他们的教诲,沐浴他们的圣光,让灵魂时不时被这些伟大的思想点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