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笔记 |《全球经济史》罗伯特·C.艾伦:如今的世界经济格局是如何形成的?

为什么国家会有贫富之分?
为什么世界变得越来越不平等?
为什么工业革命发生在英国?
为什么非洲如此贫困?
……

这本书是《置身事内》最后一章的“扩展阅读”中推荐的经济史入门书籍之一。十万字的篇幅,叙述简明通俗,三、四个小时足以读完。

这本书要回答的是这样一个问题:

为什么一些国家富裕,而另一些国家却陷入贫困?

换言之,如今的世界经济格局是如何形成的?

作者 罗伯特·C.艾伦

作为经济史学家,作者艾伦尝试在历史变迁的动态发展过程中来寻找答案。

在1500年前,欧亚各国间的贫富差距并不大。在达伽马到达印度和哥伦布发现美洲之后,如今的贫富分化格局才逐渐开始成形。

世界经济格局的变化经历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1500年至1800年,英国借工业革命崛起。

以英国、荷兰为首的欧洲海洋国家进行海外殖民、海外贸易,建立东印度公司,在对“新世界”的掠夺和贸易中大量获利。城市化和制造业发展导致劳动力市场供不应求,这使得工资提高,劳动力的成本日益昂贵。

作者不断强调“高工资”的重要性。

一方面,从资本的角度,只有当人力成本大于技术革新投入的成本时,用机器取代人力才是有利可图的。这为工业革命和能源革命提供了经济上的驱动力。

另一方面,高工资带来的吸引力和客观的生活水平提高,使得人有动力、也有余力提升自己的教育水平。这为其后基于技术革命的经济发展铺平了道路。

既然包括荷兰在内的海洋帝国都拥有高工资,那么为什么工业革命独独发生在英格兰呢?

作者认为是英国丰富的煤矿资源降低了能源革命发生的门槛。

相比其他地区,英国的煤炭能源十分廉价,即使在新技术刚诞生、燃煤效率十分低下的时候,使用煤炭也比劳动力便宜许多。这就使得英国可以首先迈出工业革命的脚步。

第二阶段是19世纪,西欧和美国迎头赶上。

通过数十年的技术改良,机械和能源的效率不断提高,这使得机器替代人工愈发地有利可图,尤其是在本身就具有高工资水平的西欧和美国。

于是,西欧和美国利用德国经济学家李斯特的“标准模式”发展经济,向英国迎头赶上。

所谓“标准发展模式”,要求国家做到四件事:一是建立全国性统一市场,二是征收保护性关税,三是创办投资银行,四是普及教育。

这使得国内工业化快速发展,达到足以抹平英国先发优势的水平。

这里又有一个问题,为什么紧随英国的经济增长发生在欧洲和北美,而不是亚洲或非洲?

最为关键的要素还是当地的工资水平。如果劳动力过于便宜,那么投资机器就不划算。

亚洲没有如欧洲国家般获得资本积累,还保持农业国家的面貌,因此工资水平较低。

非洲低工资的原因则更复杂一些。首先,在14世纪之前,非洲就因地理原因没有发展出先进的农业文明,经济发展落后于欧亚。更重要的是,扶植傀儡政权的殖民行为带来了独裁、腐败以及民族间的割裂和仇恨。贫穷和分裂引发战乱,战乱反过来又限制了经济发展。

还有一些国家试图走“标准模式”的道路,却失败了。包括作为殖民地、没有关税自主权的印度,国内市场规模太小、且过度依赖外资的部分拉美国家等。

总之,由于历史原因形成的低工资困境和一些偶然因素导致的“标准模式”实施不完全,导致亚非拉在19世纪没能像欧美那样成功翻身。

第三阶段是20世纪,世界经济格局逐渐固化。

随着时间的推移,技术进步和富裕国家的经济(工资)增速都在加快,有效生产的最小规模在不断增长,富裕国家的资本/劳动力比率也变得更高。此时,按部就班的“标准模式”所能提供的经济发展速度相较而言就太慢了,“后进”国家将继续被“领头”国家拉开差距。

此时,“标准模式”逐渐失效,这使得一步到位的“大推进”式工业化登上历史舞台。

由国家统筹,在暂时没有盈利的情况下,先建设且同步建设先进经济体所必需的各项要素,推动工业化和城市化。「每一项投资都取决于一种信念,那就是配套的其他投资必将实现。这样的宏伟设计要想取得成功,必须有一个制订计划的权威机构来协调各方行为,并确保实施到位。」

这种发展模式的代表是苏联、日本和中国。

如果这是一种成功的发展模式,那么为什么苏联和日本都走向了经济衰落呢?

先看苏联。用计划经济来大踏步推进工业建设只能作为初期手段,当工业化和城市化基本完成时,就应当放手于市场经济,因为此时的产业结构变得复杂,国家部门不再能够负担起完全规划的责任。这是苏联衰落甚至于解体的原因之一。

而日本的经济停滞则不同。日本经过几十年的高速发展,已经赶上了西方。此时经济增速放缓,通缩现象出现是必然的。「和其他发达国家一样,日本的经济增长速度只能和世界技术前沿的拓展速度保持一致——每年增长1%至2%。」

总之,西方富裕国家的形成,是“高工资经济模式”带来的螺旋形进步轨迹,以及在恰当的时机施行“标准发展模式”的结果,亚洲部分国家也依靠“大推进”式工业化努力迎头赶上。

而另一端,贫穷国家则由于历史、政治等原因陷入“低工资-弱工业”的恶性循环,难以脱身。

这不禁让我思考中国目前所处的状况。尽管已跃升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普通劳动者的工资水平依旧低下。

我曾听在建筑行业的朋友抱怨过,设计院依旧在使用传统手工画图的方式,而不愿使用可以减少设计、建造和维护中的人力资源的BIM技术。看过这本书后,我深刻意识到BIM在中国没有市场,不是因为业界的古板和不思进取,而是单纯因为建筑业劳动力的便宜,使得用BIM反而是不划算的。

中国包括建筑行业在内的传统行业的繁荣,基于领着低工资的劳工带来的“人口红利”。而当这一代壮年老去,“人口红利”消失,也许就到了高工资倒逼产业升级的时候了吧。国家于2020年起,出台了好几项发展BIM技术的指导意见,想必就是在做准备迎接产业升级吧。

这本书的确是一本很棒的入门读物。

作者的行文逻辑是用一个个愈发细致、深入的问题,带领读者遍历世界各国这五百年的经济发展足迹,并以“高工资经济模式”作为一以贯之的理论支撑。

在阅读过程中,我能感受到作者对自己理论的偏爱。但我想这无可厚非,只是在看到作者对其他经济理论的一笔带过时,需要时刻保持谨慎和质疑——作者的理论是否过于简化,是否有疏漏之处?这些疑问或许是一扇通往更多相关书籍的窗。

此外,本书主要围绕1500年后的经济发展史,因此配合《枪炮、病菌与钢铁》阅读更佳。后者可以解答在1500年之前美洲和非洲经济为何落后的疑问。

. The End .

shadow0312

赞(0)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帕布莉卡 » 读书笔记 |《全球经济史》罗伯特·C.艾伦:如今的世界经济格局是如何形成的?
分享到: 更多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