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笔记 |​《寂寞的游戏》袁哲生:灰白色调的寂寞世界

似小说、似散文的一部短篇集。七个故事,书写寂寞。

袁哲生的笔触清冷而疏离,用细腻到絮叨的语言描画他灰白色调的世界。

在他的故事中,情节被无限淡化,取而代之的是一个个惶然若失的人。

甚至这些人物都面目模糊,给读者印象最深的只有他们郁郁的心境、几乎要消散的轮廓和随时会落下的泪滴。

这种心境,想必是作者自身的映射吧。

吴刚砍伐的是自己,司马光砸缸发现的是自己,捉迷藏躲的是自己、找的也是自己,去给哥哥和父亲送行的是自己、被孤身送走的也是自己,拨动念珠诵念《华严经》的是自己、听见佛语的也是自己。

作者在絮絮低语着过往的友谊和逝去的亲情,却只能从那里看到孤单的他自己。

《送行》这一篇是极好的。随着一次次的送行,被送走之人,茕茕一身上了路,而去送行之人,也逐渐陷入了一种无家可归的处境。毫不拖沓的情节、递进式的情感以及克制压抑的语言,将向寂寞坠落的无可奈何表现得淋漓尽致。

其次是《密封罐子》。作者用极短的篇幅,将回忆里似乎完满的关系,用极有层次感的手法逐渐拨开,写出早已离心的内在。

但其他几篇我并不很喜欢。

这挺奇怪的。因为我一直是个很“丧”的人,童年时代也是在几乎只有自己的寂寞世界中长大,按理说,我该和作者极有共鸣。

但在作者不断重复看见自己「躲在一个阴暗寂寞的角落里」,感觉自己像流沙一样消散,心中燃起想死的念头,克制不住地流泪,或是安慰自己「一辈子很快就过完了,没什么大不了的」的时候,我却残忍地觉得作者写得有些浅白流俗了。

在这些泪水和呻吟中,我读出了作者的敏感、细腻和神经质,却也仅止于此了。

. The End .

shadow0312

赞(0)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帕布莉卡 » 读书笔记 |​《寂寞的游戏》袁哲生:灰白色调的寂寞世界
分享到: 更多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