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说除了苏联人之外,这个世界上还有谁对苏联的历史和记忆感兴趣,那一定就是中国人了。
中国曾经跟随在苏联老大哥的身后亦步亦趋,走过相似的时光,又在历史的某个节点幸运地做出了明智的抉择,从而避免了如苏联般的崩塌。
1991年老大哥解体后,以俄罗斯为首的“苏联遗孤”中人民的生活和政治,逐渐淡出我国普通民众的视线。
这本由1991-2012二十年间的普通人讲述的自身故事所组成的《二手时间》,填
如果让我用一个词来形容这些受访者,我会毫不犹新地选择“撕裂”一词。
父辈与子辈撕裂。两代人相互不理解、相互唾弃。老年人怒斥年轻人是“失去了精神的堕落之徒”,年轻人在等待老一辈“残暴的苏联分子”一批批死去。
我族与他族撕裂。「一个月前,他们都是苏联人,现在却分为格鲁吉亚人、阿布哈兹人、俄罗斯人……」还有亚美尼亚人、哈萨克人、乌克兰人、高加索人、鞑靼人……在苏联分裂出的各个国家里,民族对立和仇杀战争为了政治的目的被刻意地制造了出来。邻里反目、夫妻成仇,以外貌和护照地址辨认敌人。
生活与精神撕裂。社会主义的崩溃击碎了在斯大林的凝视下长大的苏联人的集体信仰,而愈发贫困的生活也击碎了指望民主与自由来救赎的“新俄罗斯人”的信仰。生活的现实背叛了崇高的精神,无处安放的精神游离在迫不得已追名逐利的人群之外。
如果还有第二个词,我会选择“扭曲”。
在红色旗帜下,苏联人全民被植入了扭曲的仇恨和同样扭曲的热爱。
伟大、荣誉、崇高、英雄,为宏大叙事献身的反人性的绝对忠诚成为数代人的精神支柱,使他们成为理想主义者、浪漫主义者和民族主义者的混合体。
男人向往战斗和死亡,女人向往牺牲和爱情。
从共产主义到消费主义的极速右拐,带给苏联人的是可怕的孤独感和被抛弃感,而带给解体后出生的下一代的,则是同样扭曲的消费至上的价值观和不择手段的人生观。
信仰崩塌后留下的精神废墟,再次被贫穷、暴力和酒精碾踏,居无定所的灵魂变得更加边缘和扭曲。
属于俄国人的第三个词,我想是“信仰”。
无论是苏联人还是新俄罗斯人,无论是共产主义还是东正教,俄国人不能没有信仰。
当信仰一朝之间被剥离他们的生活,他们的无所适从是旁人难以想象的。
李娟在《冬牧场》 中说:「人之所以能够感到“幸福”,不是因为生活得舒适,而是因为生活得有希望。」
信仰给予当下被痛苦折磨的俄国人希望,希望一个必将到来的美好未来。
作者阿列克谢耶维奇在她的诺奖颁奖礼上说:「充满希望的年代被充满恐惧的年代所取代。这个时代在转身、倒退。我们生活在一个二手时代。」
在读到书中种种残酷之后,我由衷地希望俄国人找到他们信仰的依附点,又或者摆脱这种“无信仰不成活”的状态。对于新世代的俄国年轻人来说,后者也许更容易吧。
作为这个月看的第二部口述历史的书,与讲述美国梦碎三十年的《下沉年代》相似,本书也是以小人物的故事勾勒大历史的轮廓。
然而,相较《下沉年代》,本书的基调无疑灰暗得多,笔触也尖锐得多。
「苏联解体后的十几年,对于许多知识分子来说,首先是一个大时代被偷走了,然后是他们个人的时间被偷走了。」
在俄国接连不断的战争、种族屠杀、集中营般的劳改营、食不果腹的绝望和一夜之间的信仰崩塌面前,美国的金融危机仿佛只是无伤大雅地跌了一跤罢了。
同时,与记者乔治·帕克在《下沉年代》中冷静中立的第三人称叙述方式相比,本书第一人称的复调式咏叹更显情感丰沛。读者仿佛身临其境地观赏一部舞台剧,台上的一位位演员轮流在聚光灯下演绎和慨叹自己的人生,而黑暗的背景中时不时传来纷纷杂杂的附和或议论声。
我想这种效果正是作者阿列克谢耶维奇希望达到的:「历史只关心事实,而情感被排除在外。人的情感是不会被纳入历史的。然而我是以一双人道主义的眼睛,而不是历史学家的眼睛看世界的。」
而这种充满人性、满怀悲壮之美的文字,也为阿列克谢耶维奇赢得了诺贝尔文学奖的青睐。
不过,与考证翔实的历史研究相比,口述历史这种文体难以避免地有很强的主观性,只适合作为血肉填补进已有的历史架构之中,作为侧面的补充。对于不熟悉那段历史的读者来说,在阅读中有时会很费解,有时则会难以共情。
. The End .
shadow0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