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笔记 |​《弃猫》村上春树

村上春树的新作。

书非常薄,原本只是刊载于杂志《文艺春秋》上的一篇文章,半个小时足以读完。(话说这也出版成书,定价48元,似乎有些敷衍?)

书名“弃猫”带有某种悲剧色彩,而副标题“当我谈起父亲时”则略带暖意。

我被书名吸引,并冒出一个疑问:

作者是猫,还是父亲是猫?

村上春树与猫

这篇似随笔亦似传记的文章,从儿时的某个夏日午后“我”和父亲一起去海边弃猫的往事谈起,在暧昧不明的记忆和刻意找寻的实证中拼凑出父亲的一生。

幼年时被其父母抛弃的经历、在残酷的战争中被迫杀俘的经历、酷爱文学创作俳句的经历等等,构成了村上眼中的父亲。

而在回忆和寻访这些往事的过程中,作者与父亲几乎重合在了一起,冥冥中传染或继承了父亲的情感与思想,也包括创伤。

「所谓心与心的连结就是这样,所谓的历史也就是如此。其本质就在“承接”这一行为——或者说仪式之中。无论其内容让人多么不愉快、多么不想面对,人还是不得不接受它为自己的一部分。」

历史,是精神和创伤的传承。

如果说“弃猫”这一形象是对父亲的隐喻,那么此刻在这传承之中,作者也成为了“弃猫”。

同时,“弃猫”这一事件也是历史片段的一个代表。

「正是这一件件小事无穷地累积,才让我这个人长成如今的模样。」

每一个发生在人身上的事件,都将成为他的历史的一部分。在往后的岁月中,对这个事件的回忆或探究,又会将这历史向下传承。每一次事件的发生和传承,都是整个世界的历史的一个局部。

“弃猫”,既是父亲,又是作者,还是历史。

. The End .

赞(0)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帕布莉卡 » 读书笔记 |​《弃猫》村上春树
分享到: 更多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