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笔记 |​《恶心》萨特

《恶心》发表于1938年,是存在主义哲学家萨特的小说处女作,也是他的成名之作。

小说以日记体讲述了作家罗冈丹在布维尔漂泊的故事,带有强烈的自传色彩。

萨特本人的形象与罗冈丹几乎完全重叠。

萨特

他以罗冈丹之眼观察周遭一切——自己的面容和姿态、他人的外表和动作、咖啡馆与街道的装饰和风景。

他以罗冈丹之口喃喃絮语——每一次恶心感的袭来、每一寸微妙的感知变化、每一瞬稍纵即逝的思想火花。

最终,他以罗冈丹之身与存在主义相遇——存在的虚无、生存的荒谬、创造的意义。

说实话,阅读这本小说的过程并不愉悦,尤其是前半部分,无止境的细节描写、大量混乱不连贯的思维过程和独白,还有作者喜爱的那些粘滞、腐烂、发胀的意象,都令我焦躁又茫然。

然而,当看到第三十八章《“存在”意味着什么》时,我明白前面极度漫长的铺垫,全是为了此刻的爆发。

无论是自诩社会主义者的奥吉埃、各司其职却毫无思想的居民,还是肖像被挂在博物馆中的所谓伟人们,罗冈丹在他们身上看到的只有碌碌无为和“软弱的惯性”。

无论是树根的黑、石头的硬,还是长椅这个名字,皆为属性而非其存在本身,而每棵具体的栗树、每个具体的存在都是荒谬的、含混的,这令罗冈丹感受到存在本身的虚无。

同时,曾被罗冈丹视为人生意义的历史和安妮,也崩塌得只余荒谬。本应追求真实的历史写作越来越像虚构小说,而曾是缪斯的安妮也变成了放弃思考的“幸存者”。

无论在他人、外界还是自己身上,罗冈丹都看不到意义。

是存在的虚无和意义的缺失,令罗冈丹感到恶心。

萨特的智慧和仁慈体现在小说的最后,他为罗冈丹找到的出路。

罗冈丹意识到虚无等同于创造的自由,在流畅的音符或奇遇般的故事中,将诞生某种必然性。

在这种艺术的必然性中,罗冈丹将得到解脱;在未来对此刻的回忆中,存在将获得意义。

这个故事简直可以命名为“一位存在主义者的诞生”。

罗冈丹先从现象观察得出存在的虚无本质,又以自由创造打破了虚无的桎梏,从而由虚无主义跨越到了存在主义。

对存在的荒谬感到恶心的罗冈丹,让我想起《金阁寺》中认为世间一切皆丑恶、美只存在于理念中的沟口。

萨特与三岛由纪夫都同意存在的偶然、丑陋和虚妄,而他们的分歧在于三岛认为美、永恒或意义是不可能真实存在的,但萨特则认为它们可以从人的创造之中获得。

罗冈丹在歌曲的音符排列中发现了某种必然和美,因而引发了他去了解作曲者的欲望,从而为作曲者这个存在赋予了意义。

那么这种必然和美是什么呢?

它绝不是空气的振动、唱片的纹路或是曲谱的笔迹,而应是某种引发共情或好奇的信息或逻辑。

这种逻辑虽然看不见摸不着,却是实实在在被创造出来、作为歌曲的核心存在着的。

因而,我想这种能够打动他人的信息或逻辑不该仅局限于艺术创作。

我安坐家中无需担心流弹侵袭,于是感念于支撑和平的国家体系;

我正用iPhone打字,于是感念于智能手机的便捷;

我收到一条来自老友的讯息,于是体会到她的关心;

怀里的猫在打着呼噜,于是幸福地想起领它回家的那个下午。

国家的构建、手机的设计、讯息的发送、养猫的决定……

这些大大小小的、无数个人做出的、经过思考和自主选择产生的行动之中,都蕴含着某种信息和逻辑。

它不在国界处、不在手机里、不在对话框中、不在猫咪身上,它在另一个层次之中,却实实在在地对人产生影响。

无怪乎萨特在《存在主义是一种人道主义》中说:

「一个人不多不少就是他的一系列行径;他是构成这些行径的总和、组织和一套关系。」

虽然我尚未想到为何在他人的感念或共鸣中,就会诞生意义,但我想这就是温柔的存在主义者为帮助沉沦的人越过虚无主义的深渊所铺架的桥梁吧。

凭借自己的意志去选择和行动,去构造出一种被称呼为“意义”的逻辑或关系吧!

. The End .

赞(0)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帕布莉卡 » 读书笔记 |​《恶心》萨特
分享到: 更多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