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读过几本美国畅销书,其共同特点是提出一个有趣且具有一定启发意义的观点,然后颠来倒去、反反复复地论述。
优点是内容丰富,读来轻松有趣且有一定的收获;而缺点是啰嗦、体系不健全、论证逻辑不够完备。
这本书也不例外。
本书的三个部分,分别对应“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这个经典论述结构的三个问题。
观点可以简单总结为:
1. 资源稀缺俘获人的注意力,造成分心、短视等问题
2. 拆东墙补西墙导致恶性循环,加剧稀缺
3. 保留余闲来应对稀缺
对我来说,本书最有用的观点有二:
其一,人的某些看似固有特质的优缺点,甚至其智力高低,都与其心理状态密切相关。
优柔寡断、分心、爱忘事等问题的根源,也许不在于当事人,而在于稀缺。例如,面对一个“老是粗心”的人,改善状况的钥匙也许在他其他方面的困境之中,一味提醒他要细心反而收效甚微。
也因此,对终日受困于稀缺状态的人群,比如穷人、带孩子的女性等,应抱有更宽容的态度。
其二,警惕任何形式的“借用”。
信贷、拖延、过度加班等做法,都是带复利的预支未来。我看得到信贷产品的金钱利息,却往往忽略时间、精力等也要付利息。
刚上完课而作业的deadline还远,便一再拖延。殊不知到时要付出加倍的时间,用于回忆课堂内容。
熬夜赶工,即使明白效率低下,但还是想尽早完成工作。殊不知用熬夜耗干的精神面对下一个任务,要花费加倍的精力,导致恶性循环。
因此,即使再忙,也要警惕稀缺心态带来的陷阱。想想“磨刀不误砍柴工”的老故事。
作者引述了非常多有趣的心理学实验和故事,试图用“稀缺”这个统一的概念来解释贫穷(金钱的稀缺)、忙碌(时间的稀缺)、节食(食物的稀缺)等现象的共性。
但在第三部分中作者似乎总在讲故事(用提醒邮件提高储蓄率、安排空闲手术室应对急诊等),而忘了论证故事与“以余闲应对稀缺”之间的关联性,也缺乏具有对照组的实验数据。
另外,作者一再强调“余闲”的重要性,但若将之换成“冗余”一词,就显得毫不新鲜了。任何设计都需要一定的冗余以提高系统容错率和鲁棒性,这已成为共识。
也许正如作者所说:
「本书的目的在于邀请读者们一同来了解一门正在成型的学科。」
因此一些观点不够完备,也是可以理解的吧。
. The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