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部以对话为载体,传授阿德勒心理学的书。
书中大部分观点我都认同,但新意不够、偶有偏颇,老实说我并不喜欢。
哲人提出的大部分论点,我都曾在别处见过或自己思考过。于是阅读时心情在两端间折返:
一是,“对,我正是这么认为的”;
二是,“不,我觉得这观点有偏颇”。
唯独少有“啊,我从未如此想过”的豁然开朗之感。
我只是个普通人,连心理学或哲学的爱好者都谈不上。因此,本书绝没有自夸的那般洞见深刻,更非刷新三观的神作,有吹捧过度之嫌。
在引言中,青年提出了三个他无法接受的命题,预示在后文中哲人将对它们进行阐释:
「人可以改变、世界极其简单、人人能获得幸福」。
我在从未接触过阿德勒心理学的情况下,赞同1、不赞同2、赞同3。(赞同观点,但不赞同全部论证细节。)
可惜的是,读完全书,我的看法竟然毫无改变。
_(:з」∠)_
1.「人可以改变」
人当然可以改变,甚至人必然会改变,不变才是最难的。
不信你问问自己,十年前的你和如今的你,想法还有几成相似?
如果自己有目的地向某个方向发展,则一定会在这个领域成长得更快、改变得更多。
在谈论是什么限制了人的改变时,作者认为是对“过去”的执着限制了人的改变,并提出「决定我们自身的不是过去的经历,而是我们自己赋予经历的意义」。
这让我想起在《帕洛马尔》(点击书名看读书笔记)中读到的一段话。
「一个成年人读一本他认为很重要的书,感慨地说道:“我怎么以前就没读过这本书呢!”又说:“真遗憾,年轻时没读过这本书!”喏,这两句话都没有多大意思,尤其是第二句话没有多大意思。因为他读过这本书以后他的生活变成了读过这本书的人的生活,读这本书的时间早晚并不重要,而读这本书以前的生活现在也具有了新的形式——读这本书所赋予它的新形式。」
当下做的一件事,塑造了将来,也改变了过去。过去这个意象,是一种记忆的集合。所以当现在对过往记忆的体会改变的那一刻,过去也就改变了。
其后,作者提出了“目的论”(人做一件事是为了达到目的),驳斥佛洛依德的“原因论”(人做一件事是由过去经历导致)。
为了说明目的论,作者举了个感冒去看医生的例子来做类比,说医生不用管感冒的原因是穿得薄还是淋了雨,关键在于治好感冒。
而在我看来,原因论和目的论都很重要。医生在治愈疾病的同时,也应该提醒病人冷天穿薄衣抵抗力会下降,以避免病人再度生病。防胜于治,忽视对过去错误的纠正,只会重蹈覆辙,一次次生病。
阿德勒彻底否认精神创伤,彻底否认原因论,这种态度在我看来是洗脑式的阿Q大法。正视创伤的存在,避免今后对人对己施加这种伤害,同时告诉自己,这种创伤可以痊愈,现在的自己可以用超越的眼光看待过去的苦,才是正途吧。
_(:з」∠)_
2.「世界极其简单」
作者认为世界简单的原因在于「一切烦恼都来自人际关系」。
人的烦恼和世界简繁之间的逻辑关系何在,我找不出,但这暂且不论。
只说「一切烦恼都来自人际关系」这句话,我也认为太过绝对了。
书中谈及的烦恼,概括来说,只有自卑和不自由这两种。真的是这样吗?
当罗丹不满意自己的雕塑作品,当爱因斯坦纠结于上帝是否掷骰子,他们烦恼是因为在意他人的目光吗?是因为他们没有将旁人视为伙伴吗?是因为他们觉得自己毫无价值吗?
如果有人用书中“人生的意义在旅途,故而不应为达不到山顶而烦恼”的观点来驳斥我,那么我想反问,对艺术家或科学家来说,这种不满意和烦恼,难道不就是旅途本身吗?
他们当然可以选择不烦恼。没有人会要求罗丹必须雕刻出比思想者更完美的作品,也没有人会要求爱因斯坦必须完成大一统理论,但他们不辜负人生的做法,就是继续这种烦恼。一个不烦恼的人生,也许根本不是他们的追求。
不说这些大师,我们的生活中难道就没有类似的烦恼吗?
学习时和一道几何题死磕,梦里都是辅助线;工作时发现结果不理想,洗澡都在默默规划测试方案;翻译心爱的诗句时参不透作者的想法,查询资料至通宵……
我们这些与人际关系无关的烦恼也许是大师追求之物的微缩版,但仍旧是真实存在的。
阿德勒并不否认人类追求卓越性的天性。在这种天性的驱使之下,人除了有面对人的烦恼,也同样有面对卓越性的烦恼。并且,只要一个人还没有放弃自己的人生,这种烦恼就会永远存在。
所以,不如自豪地烦恼着吧。
_(:з」∠)_
3.「人人能获得幸福」
书中对幸福的定义非常简单:「幸福就是贡献感」。所谓贡献感,就是“我对他人有用”的感觉。这种贡献感不同于对他人认可的追求,而是在不刻意迎合对方期待的情况下,体会到自己存在的价值。
我绝对认同这种来自贡献感的幸福。
但幸福感仅仅来源于此吗?我认为有偏颇。
当一个人在自己真正热爱的领域完成了一件作品时,首先考虑的绝不是别人的看法,而是这个作品是否令自己满意,是否值得自豪。这种“满意”和“自豪”便是幸福。
此时的“满足感”与“对他人有用”还隔着一段距离。人首先拥有完全内在的来自成就感的幸福,而后,如若这个作品引起他人的共鸣,那么将唤起第二重来自“贡献感”的幸福。
在解释了幸福是什么之后,作者还提出了怎么做的方法论——“活在当下”。
「因为过去和未来根本不存在,所以才要谈现在。起决定作用的既不是昨天也不是明天,而是“此时此刻”。」
恰好和某只傻猫前些天谈过这个问题。
真实的过去已经消失在时间里了。我们所知的所谓“过去”只是人脑海中的一个印象,所谓历史也只是一群人的印象罢了。任何现在的观点变化,都在左右着过去。
未来是一层层概率云,越远越发散,不可预测。只有与现在紧紧相连的那一霎那的未来,会由于现在的动作而发生切实的改变。
所以,我们既看不见过去也看不见未来,但我们既可以改变过去,也可以改变未来。
「计划式的人生不是有没有必要,而是根本不可能。」
我人生的第一位阿德勒导师可能是老妈,她说:“我从来不想很远的目标,只脚踏实地做好眼前的事。”
也曾与好友谈过的这个话题。
我一直以来都过着“非计划式”的人生,并常调侃自己“随波逐流”。能够做好眼前的事就够了,所谓长远的计划只会给自己不必要的压力。当没有计划的时候,反而更容易看到自己的进步,因而常常在不经意之处获得幸福感和满足感。
好友与我的处事之法截然不同。她习惯于依据期限的远近制定严密的计划,一步步走向目标。她从一步步接近大目标中获得踏实感,从一个个小目标的完成中获得成就感。
在我看来,面对人生的方法一定不止一种,获得幸福的方法也一定不唯一。
书中反对树立远大目标,反对将人生视作向山顶攀登的中途,而是将人生看作每一个现在踏下的脚步连缀而成的旅途,只要不断前进,哪怕终点不一定是山顶。
我个人的做法和书中不谋而合,但我并不认为目指山顶的人生是错误的、不幸的。
相反,我认为一些至高的文艺或学术成就,就是在以旁人看来疯狂的高山顶峰为目标,不断冲刺、跌倒、再次冲刺的挣扎的人生中达成的。他们也许最终也没有实现那个高山仰止的目标,他们也许一生的大部分时间都沉浸在痛苦之中,但他们绝对度过了极有意义、有价值的一生。而在他们人生的某些时刻,也一定获得了我们难以想象的幸福。
当然,书中并非尽是陈词滥调。
例如,作者对于纵向关系与横向关系的解读令我眼前一亮。
纵向关系的语言是一种基于操控欲望的评价(judge),而横向关系的语言则是基于平等的真实情绪表达。
对他人的表扬是一种由上至下俯视的纵向关系语言。因此,当他人做了值得称赞之事时,不要表扬,而要表达谢意和内心的喜悦。
“Don’t judge” 是我的座右铭,但我从未想过表扬事实上是一种judgement,也从未从人际关系的权力争夺角度对此进行过思考。
在青年与哲人的对话中,读者本应站在青年的角度发问,并渐渐被哲人说服。于是书中不断强调哲人提出了颠覆性的观点,而青年大受震撼、无法接受。
但吊诡的是,我对大多数问题的看法,一开始就站在哲人这一边。再读他们的辩论,便觉繁琐无趣。
另一方面,哲人不容辩驳的传教般的语言风格,以及故意与青年针锋相对的策略,排除了“部分同意”青年或其他心理学派意见的空间,反而使他的观点变得过于绝对,缺乏辩证性,在一些不够恰当的例子的掩映下仿佛诡辩,失去说服力。
但是,如果你正陷于自我厌弃的深渊,并在人际关系和寻求认可方面感到焦虑,那么也许本书可以为你提供一种面对目前生活的思路——不如先爬上深渊,再思考这条借力的绳索是否是唯一的救赎吧。
. The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