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笔记 |《十问:霍金沉思录》史蒂芬·霍金

这书的有声书做的很棒(用的微信读书),于是成了我的睡前故事以及填补洗漱等垃圾时间的好东西。


十问 · 十答

1. 上帝存在吗?

宇宙是一个受原理或定律制约的机器,在大爆炸之前没有时间,也就是说,没有让上帝存在其中的时间。上帝不存在。

2. 一切如何开始?

宇宙开始于一次大爆炸,这时整个宇宙和其中万物都被皱缩成无限密度的单一的点,一个经典理论失效、量子理论发挥作用的时空奇点。

费曼的多重历史思想认为,宇宙在“虚时间”和空间上都是无边界的,且只有三个平坦维度空间的历史中包含智慧生命,所以我们存在的宇宙是人择原理决定的“实时间”由大爆炸起始的三维空间的宇宙。

3. 宇宙中存在其他智慧生命吗?

四种可能:

a. 地球是银河系中或者在可观察的宇宙中唯一出现生命的行星

b. 存在自我复制系统(如细胞),但这些生命形式并没有演化出智慧

c. 智慧生命系统变得不稳定,智慧生命自我毁灭

d. 外太空还有其他形式的智慧生命,但我们却被忽视了

4. 我们能预测未来吗?

在原则上,定律允许我们预测未来。但在实践中,通常计算都太难了。

目前的科学研究水平下,不确定性原理使人们只能对一个“位置和速度的结合”的量进行预测,但如果考虑黑洞,则这种有限的可预测性也可能消失。

5. 黑洞中是什么?

我们无法观测黑洞中是什么,信息悖论也仍未解决。

黑洞只由它们的整体质量、电荷和事件视界外的旋转来表征,但事件视界本身以某种方式,包含除了黑洞拥有的这三个特征外有关落进的东西的信息。

6. 时间旅行可能吗?

如果广义相对论是正确的,那么时间旅行是不可能的。

如果能够时间旅行,则必须坚持协调历史的图景,自由意志将受到质疑。

7. 我们能在地球上存活吗?

环境破坏和核武器是人类面临的最大威胁。发展科技、离开地球到太空去,可能是唯一可以从我们自己制造的灾难中自我拯救的办法。

如果未来千年人类仍在地球上存活,则需要依靠基因改造或人工智能。

8. 我们应去太空殖民吗?

应该。

向太空扩散将彻底改变人类的未来,给我们一个新的视角,让我们向外而不是向内看。

9. 人工智能会不会超过我们?

在未来的100年内,机器将在智力上超过我们更甚于我们超过蜗牛,我们需要确保计算机的目标与我们的目标相互一致。

量子计算机和脑机接口将是未来的方向。

10. 我们如何塑造未来?

学习科学技术,保持好奇心,释放想象力,以塑造未来。

总体来说,是本不错的书,虽然没有太多新鲜的内容,但是每章围绕一个与每个人都息息相关的问题作解答的主题形式,还是十分有趣的。

听说这是霍金的演讲编辑而来的,听书时确有“面对观众”的感觉。

赞(0)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帕布莉卡 » 读书笔记 |《十问:霍金沉思录》史蒂芬·霍金
分享到: 更多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