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慈怀君
来源:慈怀读书
我叫沈复,出生在乾隆二十八年,正值太平盛世,而且我的家庭也属于小康人家,就住在苏州沧浪亭旁边,苍天对我算是非常厚待了。
苏东坡说,事如春梦了无痕,如果不把我的人生用笔墨记录下来,那就太辜负上天的厚待了。
不过惭愧的是,我少年时没有好好读书,学问不大高,也没什么见识,勉强把发生过的事记录下来罢了,至于文法,实在不敢苛责。
婚前怡乐:青梅竹马,两小无猜
我的妻子陈氏,名芸,字淑珍,是我舅舅家亲戚的女儿,她自小就非常聪颖,学说话的时候,只听了一遍《琵琶行》,就能背诵。
她四岁的时候父亲就去世了,只剩下母亲和弟弟,家徒四壁,无依无靠。
她年纪稍微大一点后,擅长做女红,便为人做针线活,一家三口都靠她双手养活,甚至连弟弟上学的费用她也能负担。
有一天,芸偶然在书上翻到了一首《琵琶行》,因为能背诵,便挨个对照着学认字,从这时候才开始识字,她利用做刺绣的闲暇时光,渐渐也学会了吟诗,甚至还写过“秋侵人影瘦,霜染菊花肥”这样的诗句。
我13岁的时候,随母亲回娘家探亲,和芸两小无猜,所以有幸见了她写的诗。
觉得她才思俊秀,又担心写出这样的诗句,恐怕不是很有福气的人,心里就始终放不下她,久久不能释怀,就跟母亲说:“如果您要为儿子择妻,儿子是非淑珍姐姐不娶。”
母亲也特别喜欢芸温柔贤淑的性情,于是便取下手上的金戒指,作为订礼,和芸的母亲商定了亲事,缔结了婚约。
乾隆四十五年,我们俩成婚之日,我看芸的身材依然瘦瘦的一如往昔,我揭开了她的头巾,两个人相视嫣然,我们坐在一起并肩吃饭,我在桌底下暗暗握住她的手腕,心中不觉有些怦怦心跳。
芸说自己已经吃了好几年斋了,我暗暗计算,她开始吃斋的时候,恰好是我当年出水痘的日子,便明白她之所以吃斋,全是为我祈福。
于是笑着对她说:“如今我肌肤光鲜,没被水痘怎么着,姐姐可以从此开戒了吗?”芸眼藏笑意,点了点头。
婚后清乐:伉俪情深、举案齐眉
芸做了新娘之后,起初很是沉默寡言,一整天都不见她动气,和她说话她也只是微笑而已,侍奉长辈很尊敬,对待下人很温和,井井有条,并无缺失。
每天她见着日头上窗,就披衣急起,好像有人催促她一样,我笑着说,为什么每天都急匆匆起床呢?”
芸和我说:“只是怕公婆说新娘懒惰。”
我虽然追恋卧榻,也觉得芸如此端正,真正体现了她的好品德,于是便随她一并早起,从此我们耳鬓厮磨,形影不离,爱恋之情无法用语言形容。
3、静时雅乐:论古赏今,品月评花
六月光景,内室里炎热蒸熏,我们家西侧,板桥旁有一个临水小轩。
门前有一株老树,绿荫浓密,覆在窗上,十分凉爽。
父亲有时候在这里开宴招待客人,我告诉了母亲,带芸到此处来消暑。
因为暑热,芸便停了女红。每天只陪着我研习书卷,谈论古史,品月评花。
芸不擅长喝酒,我强劝她,她也不过只能饮两三杯,我就教她玩行酒令,于是夫妻饮酒作乐。
我自以为人世间的欢乐,莫过于此了。
我性格直爽,落拓不羁,芸却有些像迂腐的先生,拘泥多礼。
偶尔我为她披衣,或整理袖子,她必然连声道“得罪”,有时递给她毛巾或扇子,她必然起身来接。
我一开始很烦这一点,和她说:“你想用礼数来捆绑我吗?有句话说,过度热情肯定是有所图谋。”
芸的脸一下子就红了,她解释自己只是恭敬才会有礼,并不是有所图谋。
我反驳恭敬可以放在心里,不必拘泥在这种虚文浮礼中。
芸举例说,父母是我们最亲近的人,难道我们可以对父母内心恭敬,外在却表现得放肆狂狼吗?
我知道芸生气了,便和她道歉,揽她入怀,安慰她。
从此以后,“岂敢,得罪”竟成了我们夫妻俩的口头禅了。
我们夫妻之间彼此敬爱,整整二十三年,举案齐眉。时间越久,感情越密。
有一年七夕节,芸摆设了香烛瓜果,和我一同在临水小轩里,头拜织女。
我刻了两枚“愿生生世世为夫妻”的印章,我们一人一枚印章,作为往来书信盖章之用。
当时月色甚佳,低头看河水里,波光如白练,我们两个人持轻罗小扇,坐在水窗边,抬头看飞云过天,变幻万端,一起赏月,实在是美极了。
动时游乐:游湖玩水,快意人生
中秋节,我想和芸一起去隔壁的沧浪亭玩。让老仆人去跟守亭的人说,中秋节当夜别放闲人进去。
天将晚时,我陪着芸和自家小妹,由婢女扶着,我们过了石桥。
沿着曲径进去,望见叠石成山,树木葱翠,亭子在土山顶上,我们循着台阶,到达亭心,极目四望,可以看见周围数里远近,但见炊烟四起,晚霞灿烂。
我们拿一条毯子,铺在了亭子中,大家围绕席地而坐,守亭人烹了茶端来给我们。
一轮明月上了林梢,渐觉风生袖底,月亮映照波心,心间的世俗杂念,爽然消释,幽雅清旷,乐得清净。
每年春天,我都会带着芸去扫墓祭拜,芸看见地下杂乱的小石头上有青苔纹,斑驳好看,便指给我瞧。
她告诉我,如果用这个小石头做盆景假山,肯定比宣州白石更有古韵。然后我便带着芸和家里的一个亲戚开始捡这种小石头,一路上都很欢乐。
和芸在一起的日子,是我一生中最快乐的时光,我们一起野外游玩,一起赏月看花,一起读书吟诗,一起畅快饮酒。
好了,亲爱的朋友们,今天《浮生六记》的原书精华,分享到这里就结束了,更多精彩内容,敬请期待。
好了,亲爱的朋友们,我们今天分享的《浮生六记》第二部分就到这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