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四十岁的崭新开始》读后感:努力培养自己的气度

作者:慈怀君
来源:慈怀读书

作者的一个女性友人,曾是叱咤一时的企业家。

在她事业高峰的时候,同时经营着好几项事业,年收入曾高达十多亿元、后面因为遭人背叛、欺骗,如今不得不过上清贫的日子。

历经沉浮后,她感叹到,自己就是忘记自己本质是个“乡巴佬”,才会落得这个下场。

根据她的说法,因为是一个“乡巴佬”,所以自尊心特别强,又爱打脸充胖子,别人讲几句话吹捧一些,就开心地忍不住装阔,这时候别人要借钱,要自己出资,一下子就答应了。

因为是乡巴佬,想让人看得起自己,而一再地逞能硬撑,结果却导致走向了失败。

在作者看来,她口中的“乡巴佬”,不是真的指那些出身于乡下地方的人,而是深藏在每一个人内心里的自卑。

成长环境、家里背景,这些都构成了每一个人特质的最根本元素,也就是自己的高度。很多人都因为这些,或多或少地存在着自卑情结。

每一个人与生俱来的“高度”,基本一辈子都不会改变的,成长环境、家庭环境等等,哪怕生来就比人差,也无法重来。

高度无法改变,幸运的是,气度却可以能够培养的。与其试图掩盖,美化自己,倒不如努力爱上原原本本的自己。

不断往高处发展的目标就到四十岁为止吧,朝七十岁前进的后辈子,重点不如放在气度的培养上。

培养气度的最好方法是拥有质感和定出自己的格式。

想要学到这两项,首先必须以坦率的态度面对所有的事情,像孩子一样有颗透明童真的心。

这样一来,才有能力慢慢分辨出什么才是最有质感的好东西。

想要提高自己的质感,还可以与眼界高于自己的人做朋友,然后从对方身上学习。

在这里作者提醒大家,通常这些优秀的人都比较忙碌,大家也不可能随随便便地开口约对方见面。

所以在每一次的见面前,都务必做好一定程度的事前准备,这也是提升自我的关键。

万事万物多少都有一两个值得我们学习的优点。

只要每一个人心怀坦率的心去看待,一定可以看到事物的优点,然后以此为契机,去读一本书,或者是听取他人的经验,让自己更深入地探索学习,长久下来每一个人的气度都会随之增长。

气度还可以通过拥有一套自己的生活风格来培养,属于自己的生活风格也就是作者说定出自己的格式,就像一个职业选手要拥有自己的格式,才能持久地活跃在体坛上一样。

制定出自己的格式不难,无非就是为规律的作息生活拉出时间表罢了。

在制定时间表前,不妨学着作者一样问自己三个问题:怎么才能学到优质的事物;要精进已经学得优质事物,自己必须做什么呢;为了保持身心健康,自己必须做什么呢?

当你仔细思考后,再把这些答案纳入自己的习惯之中。

如果你的回答是:要学到优质的事物,必须多与各界人士见面交流。那么就可以制定出以下的行程:

每星期和一名初识的人共进午餐。

根据这个行程,细化到本周的行程,那就是本周的星期二和某某先生午餐。

然后与对方确定好时间,并且预约餐厅后,再把这件事记到记事本上。

又比如说,你的答案是,要精进已学到的优质事物,必须多接触大自然。那么就可以定下这样的行程:下班后去公园散步,或者是这个周末去海边走走。

这些行程不见得是多么难得的大计划,但把这些行程安排到自己的规律作息中,可以使每一个人更高效地利用时间,生活更有规律。

尽早地把这些事情安排到行程里,尤其是关于保持身心健康必须做的事,更应该当作是每一天的固定行程。

作者一直以来都是这么做的,他最先把一些能够树立自己的风格、同时让自己保持规律作息的自我投资规划记到记事本中。

作者一直坚持这样的格式:固定十点睡觉,五点起床。以上的生活风格,不管发生什么事情,这些都是无法改变的。

正是因为作者有这样规律的生活格式,他才有时间学习外语或者和朋友一起吃饭。

如果一个人没有早起的习惯,那么他同时在学习三种语言,早上还有一对一的教学课,这样紧凑的学习,他根本没有时间来自我投资。

而作者因为有早起的习惯,在学习之余,有时间来自我投资,还能挤出时间和朋友吃饭。

这样规划时间,就可以定出一套属于自己的格式,而气度也自然而然地跟着改变了。

好了,亲爱的朋友们,今天《给四十岁的崭新开始》的原书精华,分享到这里就结束了,更多精彩内容,敬请期待。

赞(0)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帕布莉卡 » 《给四十岁的崭新开始》读后感:努力培养自己的气度
分享到: 更多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