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笔记 |《轴心时代》凯伦·阿姆斯特朗

「人类在进化的途程中蹒跚了多少万年,忽然这对近世文明影响最大最深的四个古老民族——中国、印度、以色列、希腊都在差不多同时猛抬头,迈开了大步。」

图片

公元前500年前后,北纬30度上下,四个文明同时迸发光彩,共同构成了轴心时代。

作者沿着纵向的历史时间顺序,从公元前1600年的酝酿开始,直到公元1世纪左右的彻底落幕为止,书写了四大文明的精神史。对于每个历史片段,作者分别讲述每个文明各自的精彩,并横向比较了四个文明间精神内核的异同。

文明从蛮荒和暴力中逐渐诞生、蜕变,不约而同地走上了摒弃暴力、推己及人、拒绝教条、同情仁慈、直面苦难的精神道路。

尽管轴心精神的实现并非一蹴而就,而是几经反复,每个文明进度也并非统一,却仍旧可说是奇迹。

书中对于不同文化icon的相似精神内核的分析尤其有趣。一些初看来南辕北辙的东西,仔细分析却能发现其中的一致性,例如庄子的道、佛陀的涅槃、犹太的上帝与柏拉图的美,例如耶稣的“爱世人”、菩萨的“慈悲”与墨子的“兼爱”,又如苏格拉底的“善(the Good)”与孔子的“仁”。

图片

读完之后,我不禁对轴心时代的成因感到好奇。可惜作者对此并未深入分析,仅简单说明了轴心时代始于社会动荡、王朝更迭,止于下一个帝国的崛起。然而动荡和更迭时常发生,也许是思想跃进的必要不充分条件吧。轴心时代,是历史走到一定时期,政治经济发展的必然吗?

赞(0)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帕布莉卡 » 读书笔记 |《轴心时代》凯伦·阿姆斯特朗
分享到: 更多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