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人生中,经常有各种各样的烦恼。很多时候,这些烦恼看似来自外部,其实源自内心。
一生想要活得畅快,除了追求外部的平顺,更要探寻内心的安宁。
正如《人间值得》中所说:“让自己的心平静下来,不为外物所扰,不为外界所动,不对昨天念念不忘,也不预支明天的烦恼。”
时时告诉自己,人间如此美好,何必庸人自扰。
烦恼只会徒增烦恼
曾国藩的弟弟曾国华是个才华横溢的人,但是参加科举考试,却连连不中。
几年下来,他心中便生了愤愤不满之情,心灰意冷,陷入烦恼焦虑的情绪之中,整日里牢骚抱怨不断。
他一会抱怨考官没有眼光,欣赏不来自己的文章,一会忧虑自己前途灰暗,永远不会有出头的日子,却再也静不下心来学习。
他心中烦闷,还不知不觉中将戾气发泄在妻子、孩子的身上,家庭关系也陷入紧张。
一段时间下来,他的学识没有增加,怀才不遇的现状没有改变,生活却变得一团糟糕,失意的痛苦之上,又蒙上一层新的烦恼。
曾国藩得知后,就写了一封信给弟弟,说:
“你怨天怨地,为什么不会改变自己?你再这样继续怨天尤人,考不上,就是必然的。”
是呀,烦恼解决不了烦恼,只会耗费精力和时间,甚至还会损害身体健康,破坏家庭关系,带来更多痛苦。
很多时候,我们的痛苦不只来自于失意的际遇,更是来自于在失意时动荡的心境,徒生的烦恼。
人生失意时常有,不如放平心态,勇敢而自在地面对。
记得一位禅师曾说:“在痛苦时就承受痛苦,这便是解脱痛苦最好的法门。”
烦恼只会徒增烦恼,痛苦失意之时,与其多思多虑多恼,不如坦然承受,尽人事,待天命,无愧于心,也就无所烦恼。
烦恼三千,不如一笑而过
之前看到过这样一条新闻:
有位车主加班到深夜,开车回家后想要寻找停车位,却发现附近已经满满当当停满了车。
忽然,他隐约看到不远处,两辆车之间有个停车位,便开心地开了过去。
没想到,那不是一个停车位,而是一个施工中的大坑,夜色黑暗,车主没有看仔细,竟然直直地开了过去。
幸而该车主系了安全带,没有受伤。
他从大坑里爬出来,打了吊车电话,可吊车白天才能来,他便索性跑步回家,安心睡觉了。
第二天天亮,他回到大坑旁边,一边等吊车,一边开心地拍起了照片,还得意地说:幸亏我多年锻炼,臂力出众,才能从沟里徒手爬出来!
不禁佩服他这份乐观的人生态度。
同样一件事情,用不同的视角看待,便会染上不一样的色彩。
掉入大坑的经历,在悲观的人眼里,或许是从天而降的灾祸,而在乐观的人眼里,却是死里逃生后的幸运,平淡生活里的奇遇。
哪种人的生活更加幸福,不言而喻。
人生不如意者,十有八九,糟心的事情总是很多。烦恼三千,不如一笑而过。
愿你在人生的大事小事面前,都能有一个乐观的心态,愿你眼中所见,皆是彩色的美好。
比烦恼更重要的,是解决问题
调查显示,成功者有一个共同的特质:他们只把5%的时间用在烦恼问题上,而把95%的时间都用在努力解决问题上。
比如著名畅销书作家斯蒂芬·金。
斯蒂芬·金十几岁就开始写作并向杂志社投稿,可是,几乎所有的稿子都被退了回来。
每回收到退稿,他都会把它挂在墙上的钉子上,14岁时,墙上的钉子已经无法承受退稿的重量,掉了下来。
然而,他却没有因此陷入自我否定的烦恼之中,而是一边积极地调整心态,一边跟随杂志社的要求修正写作风格,继续笔耕不辍。
大学毕业以后,他没有收入,无法养家糊口,他的写作事业再次遭到困境,他就去给酒店洗衣房洗床单和餐桌布,工作之余继续写作。
一直到《凯莉》,斯蒂芬·金终于走红,成为当今世界读者最多的美国作家。那时,距离他开始写作已经很多很多年。
他的成名之路并不容易,但是成功的关键之一便是:不把时间花在无效的烦恼上,而是一直积极努力地解决问题。
没有收入,就尝试在工作和梦想中找到平衡,得不到认可,就不断努力,直到成为所有人都无法忽视的样子。
在我们的生活中,总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与其陷入无尽的烦恼之中,不如活在当下,静下心来把事情解决。
一生太短,别让无用的烦恼耗费你的精神能量,做真正重要的事,成为真正想成为的人。
朱光潜曾说:“愁来愁去,人生还是那么样一个人生,世界也还是那么样一个世界。”
烦恼是这世上最无用的事情,它不能让问题得到解决,也不能让世界变得美好。
人间值得,烦恼不值得。
愿你少些烦恼,用一双感恩的眼睛看世界,用一份努力的心态去生活,你会发现,活着本身便已足够幸福。
今天,我们探讨了人生少些烦恼,方能活得自在,那么到底什么样的关系,才是舒服的人际关系呢?